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邹艳辉(福建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林则徐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和民族英雄。林则徐的家国情怀、民本思想、世界眼光、民族意识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爱国主义精神是重要组成部分。2025年适逢林则徐诞辰240周年。在此契机下,我们缅怀和纪念林则徐,旨在深入挖掘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和时代价值,在新时代新征程传承和弘扬其爱国主义精神,为凝聚中华儿女团结奋进、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的核心要义
“苟利国家生死以”的报国情怀。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是林则徐的爱国主义精神的灵魂。面对外来侵略者的恫吓与挑衅,林则徐顶着巨大压力,固海防、缴鸦片、肃流毒、虎门销烟,激励军民同仇敌忾、共抗外侮,生动映照了其担当使命,彰显民族大义的爱国初心与卫国本色。
“恤民力”“顺民心”的爱民情结。林则徐上筹国计,下恤民生,始终将国家命运与人民福祉紧密相连。纵观宦海生涯,林则徐“恤民力”“顺民心”思想一以贯之地扎根其政治实践,所到之处,无不体察民间疾苦,不仅“知民情向背”,而且“博采广咨”,做到“民心可用”,广泛汇聚民意、凝聚民力,凸显了其爱民惜民的民本思想。
“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广阔胸怀。林则徐主张引进近代西学,学习西方“长技”,以“开眼看世界”的非凡魄力和务实态度,率先组织人员翻译、编译西方书报,打开了近代中国瞭望世界的窗口,成为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和实践者。林则徐的开放胸襟和远见卓识,彰显了一个爱国者胸怀天下的气度与穿越时代迷雾的智慧。
爱国主义精神的当代价值
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民族复兴伟业的精神引擎。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砥砺前行的壮丽旗帜,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国家利益的意志基石。在民族危亡之际,林则徐挺身而出,整顿吏治、兴修水利、力主销烟、抗击外侮,将炽热的报国情怀转化为捍卫国家主权与维护民族尊严的实际行动,深刻体现了国家尊严不容亵渎的国家观、民族利益至高无上的民族观。这种爱国主义精神不仅是凝聚中华民族战胜困难挑战的精神伟力,更是驱动民族复兴巨轮破浪前行的持久动能。
爱国主义精神是涵养时代新人的精神来源。林则徐一生以国家为重、以人民为本,无论是面对外侮的挑衅还是清廷内部的掣肘,始终坚持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不计个人得失,忧国忧民,将个人浮沉完全融入为国为民的永恒事业之中,为当代青年树立了超越个人得失宠辱、将小我融入家国大我的光辉典范,为指引青年将个人抱负汇入为国谋发展、为民谋幸福的时代洪流塑造了榜样。
爱国主义精神是培养开拓革新品格的精神支撑。作为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先锋,林则徐顶承重压,冲破思想禁锢,主张“师敌之长技以制敌”。在国家危亡之时,林则徐以高度责任感和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深切忧患,为救国护国勇毅探索新路,为激励后人知难而进、鼎故革新作出示范。这种基于爱国热忱的务实开放精神,对于今日我国全面深化改革,以更加自信、包容、进取的姿态拥抱世界具有重要价值。
在民族复兴征程上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坚定信念,坚持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相统一。林则徐国家观的精神内核与后世寻求民族复兴之路的奋斗精神是一脉相承的。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将深沉的爱国之情升华为对党的无限忠诚、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坚定信念,在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中凝聚起同向同行、同频共振的精神力量。唯有在党的领导下,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努力做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捍卫者,才能将“国泰民安”“富国强兵”的宏愿变为美好现实。
守住底线,捍卫祖国统一和维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是民族生存发展的根本前提,民族团结是抵御外侮、自强不息的力量源泉。新征程上,我们要大力弘扬林则徐彰显出的爱国主义精神,坚定寸土不让的决心,实施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现共同繁荣发展的务实举措,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分裂国家的图谋和行径,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让统一的根基更加深厚,使团结的力量更加牢固。
保持定力,增强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的本领。林则徐在鸦片荼毒、国力衰微的极端困境中,展现出非凡的勇气与定力,凸显了开拓革新、敢战能胜的精神品格。当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进入不可逆转的关键期,新征程中所遭遇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为此,我们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从中汲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精神力量,保持“开眼看世界”的清醒与“师敌之长技以制敌”的务实态度,用必胜信念点燃亿万中华儿女勠力同心、排除万难的奋斗激情,以“千磨万击还坚劲”的韧性锤炼干事创业本领,不断在百年变局中孕育新机遇,在激流险滩中开辟新航道,为推进强国建设、实现民族复兴注入深沉而持久的精神动能。
【本文系福州市委宣传部、社科联专项课题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2025FZY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