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聂海杰(郑州轻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在两千多年哲学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爆发过多次具有深远意义的哲学革命。古希腊时代,苏格拉底以“认识你自己”为逻辑始基而变革了自然哲学家的运思形式;近代,康德以“纯粹理性批判”为原则发动了“哥白尼式革命”;现代以来,海德格尔以“基础存在论”的现象学运思形式克服了传统西方哲学“遗忘了存在”的症结。不同于这些由西方哲学家主导的哲学革命,马克思发动的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颇具“新意”,呈现出彻底性、丰富性和超越性的三维特质。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对象的整全性赋予其以彻底性的特质。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首要地将旧唯物主义作为批判与变革对象,敏锐地洞察到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论在内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犀利地指出其耽于将世界构造为客体的固有局限。虽然马克思肯定了唯心主义相对于旧唯物主义的“优点”,但旧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二者旧哲学的身份属性暴露出的共同缺点决定了其需要变革的必然性。由此,马克思赋予这场哲学革命以彻底性:它不是要在旧哲学的地基上“重建形而上学”,而是要“消灭旧哲学”亦即达到对传统西方哲学的彻底变革和根本超越。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思想内容成果丰富。马克思对旧哲学的变革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一是存在论层面的变革。马克思摒弃了旧哲学以“观念”为逻辑始基而将大千世界归结为“一”的致思理路,将哲学之思牢牢扎根于现实世界。二是世界观层面的变革。马克思破除了唯心论者和旧唯物论者的“形而上学幻象”:前者将“超感性世界”设定为哲学的世袭领地,后者则采取本体颠倒的形式而将“感性世界”设定为哲学的新家园。这两种幻象,看似相反而本质同一;它们实则暴露了作为形而上学的传统西方哲学的世界观的固有缺陷。马克思坚持从人与自然的有机统一为原则,在世界观层面实现了彻底的唯物主义转向,打通了哲学通往现实世界的实践通道。三是历史观层面的变革。旧哲学执迷于探究“存在者之为存在者”的真理的理论建制,致使传统西方哲学家们极难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而把握住其本质逻辑;而这些哲学家们是隶属于统治阶级的“思想家”,这种阶级身份决定了他们必定无法勘破“历史之谜”,以至于就连黑格尔这样的大哲学家也陷入了将普鲁士王国视为“绝对精神”的“完美化身”的唯心史观迷误。马克思持续深入地实现了对“市民社会”的唯物主义解剖,颠覆了旧哲学“国家决定市民社会”的唯心史观信条,揭示了贯穿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之中的历史规律。马克思由此将传统西方哲学家们从“最后的避难所”中驱离出去,实现了对“历史之谜”的科学解答,在理论层面完成了对旧哲学的根本变革。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在实践层面具有超越性。在马克思创建新唯物主义哲学之前,在人类思想领域中驰骋了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产出了许多内容深刻的理论成果。然而,无论多么伟大的哲学家,无论他们构建出多么精巧的哲学体系,究其实质都无法改变旧哲学之为形而上学的本质规定,都无法克服旧哲学耽于对“旧世界”的理论玄思的弊病。马克思基于新唯物主义哲学立场,深谙旧哲学只是一味地“解释世界”而无法实践地“改变世界”的历史局限。这里所谓的“解释世界”和“改变世界”都有其特定含义。“解释世界”的含义是指揭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特别是对人类社会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改变世界”的含义是指以历史规律为基本遵循,建构无产阶级和社会革命的统一关系,实现“批判的武器”和“武器的批判”的有机统一。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的理论成果,特别是其基于对旧哲学的历史观变革而确立的唯一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为科学地“解释世界”奠定了不可或缺的理论根据和思想根基。马克思据此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形态演变的本质逻辑,论证了人类社会必将从“史前文明”而通往共产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更进一步地,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还解决了旧哲学无法“改变世界”的难题,阐明了人类社会何以能够通达共产主义文明形态的实践路径。马克思创建的新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改变世界”的“精神武器”,为无产阶级通过“消灭旧世界”而“发现新世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无产阶级及其领导的社会革命是新唯物主义的“理论批判”转化为革命实践的“物质武器”,新唯物主义哲学智慧由此在共产主义革命中淬炼为“文明的活的灵魂”。
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哲学革命在人类思想史上意义重大。这场重大思想革命颠覆并瓦解了传统西方哲学的运思形式,终止了旧时代哲学家们脱离实践而进行先验玄思的形而上学哲思理路。与此同时,这场重大思想革命开创了一条根本不同于旧哲学的哲学道路。马克思“把伟大的认识工具给了人类,特别是无产阶级”,作为新哲学的新唯物主义,内蕴着无产阶级解放和人类解放的真理和智慧,为世界历史朝着共产主义光明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本文系“基金项目: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马克思的形而上学批判思想研究”(项目编号:2023BZX006)、河南省研究生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工程项目“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研究”(项目编号:YJS2025KC1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