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作者:杨维凤(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研究员)
高水平的区域开放有利于促进高水平的区域协调,以开放促改革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扎实支撑。《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优化区域开放布局”。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我国统筹推动沿海、沿江、沿边及内陆地区对外开放,区域开放布局不断优化,形成了覆盖东西南北中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我国货物贸易规模不断增加,截至2024年已连续8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服务贸易加速发展,成为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利用外资取得新成效,投资环境不断优化,我国成为全球外商直接投资首选地之一;对外直接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多双边和区域合作取得新成效,深度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合作。高水平对外开放为我国深化改革、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推动了经济高质量发展。
我国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大幅提升,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但依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面对日趋复杂严峻的国际环境,我国要进一步优化区域开放功能分工,不断向纵深拓展开放空间,提高开放水平,加强协同合作,加快推动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全面开放格局,为稳定国内大市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推动我国区域对外开放协调发展
要秉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各地对外开放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沿海、沿边、沿江和内陆地区协同开放,不断探索新模式和新路径,打造形态多样的开放高地。
推动东部沿海各地因地制宜练“内功”、拓“外联”,发挥区位优势和创新优势,加强对高端要素的吸引能力,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分工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迈进,主动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推动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等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在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形成开放层次更高、营商环境更优、辐射作用更强的对外开放新格局。
同时,要挖掘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潜力,提高开放水平。首先,加快构建内畅外通的开放大通道。中部地区发要挥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和长江黄金水道优势,推动陆海空协同联动,加快建设陆水联运通道,推动“铁海联运”“空陆联运”“空空中转”等多式联运发展,加快交通运输跨区域、跨方式、跨领域相互畅通,进一步提升综合交通运输通道能力。西部地区要着力推动西路陆海新通道建设,不断提高通道运输能力和运营质量,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多式联运发展,打造区域性国际物流枢纽和货物集散中心,加快建设枢纽化物流网络,并不断创新机制,完善跨区域综合运营平台,优化综合服务能力,加快建设综合性国际大通道。东北地区要加快东北海陆大通道建设,进一步完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加快东北港口群布局优化和陆海联动,提升海陆空交通一体化水平,加快建设一批跨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推动国际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构建多式联运体系,提高对外交通支点的保障能力,加快形成通道引领、枢纽支撑的东北地区对外开放新格局。
其次,优化开放平台的布局和建设。加强各类开放平台的优化布局,以“点”上的开放带动“面”上开放不断深入。进一步优化国家级新区、自由贸易试验区、综合保税区、国家级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等开放平台的建设,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进行改革开放,不断发挥在重点领域促进对外开放的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各地建设具有特色的专业化展销平台,加强国内外供需市场对接。围绕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在重点领域搭建一些新的国际合作平台。
此外,要优化开放环境。补齐开放短板,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加快推动“引进来”与“走出去”双向互动,加强和国际经贸规则的软联通,不断推动制度型开放。
加快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
当前,我国已经设立了22个自贸试验区,覆盖东西南北中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我们要加快推动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不断增强开放平台的引领和示范带动作用。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重要抓手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要不断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构建与国际投资和贸易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积极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在外商投资准入和跨境服务贸易领域加大压力测试,不断探索构建跨境数据管理新模式,推动在货物贸易领域实现更高水平自由便利,对接“边境后”规则,推动服务贸易创新发展,在数字贸易领域加强国际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推动数据、商品、资金、技术等要素跨境自由便利流动,不断改善开放平台的营商环境和产业生态。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核心是制度创新。要不断扩大改革任务授权,进行系统性改革谋划,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针对我国对外开放中的短板,瞄准科技创新、投资、贸易、人才、数据和产业发展等重点领域中的痛点堵点问题,鼓励先行先试,进行首创性、集成式探索,出台改革开放举措,完善配套政策措施,为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累经验。
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的关键是加快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以深化改革开放推动产业发展,加快建设一批世界领先的产业集群。各自贸试验区结合地方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进行全产业链分析,进行差异化探索,在生物医药、海洋经济、装备制造、大宗商品贸易、人工智能等重点领域,加快全产业链创新发展,以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培育新质生产力,加快建成现代化产业体系,支撑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推动各自贸试验区之间产业联动发展,加快特色产业协同开放和优化布局,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
各地区积极融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各地区立足自身优势特色,积极融入共建“一带一路”。例如,东北地区面向东北亚,西北地区面向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等,西南地区聚焦南亚、东南亚等,加强交流合作。
要加强“硬联通”,进一步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立体综合交通网络,推动中欧班列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空中丝绸之路”“数字丝绸之路”,推动“丝路海运”港航贸一体化发展。
要深化国际规则标准“软联通”,推动和“一带一路”国家在交通、投资、贸易等领域的规则标准对接,推动跨境服务贸易和投资高水平开放,不断完善国际合作机制,加强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金融、减灾、能源、税收、绿色交通、绿色能源、绿色基建、科技创新等领域的合作,鼓励各地积极发展数字贸易、跨境电商等新业态。
要推动区域重大战略和“一带一路”建设的协同推进,统筹对外开放和国内重点区域发展,尤其发挥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重点区域的产业基础和开放优势,以“一带一路”建设助推重点区域更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探索重点区域高水平“引进来”和“走出去”的路径,提高重点区域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能力,加快形成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