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光明网讯(记者罗之颖)2025年11月9日,由教育部哲学领域“101计划”秘书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主办的第二届哲学领域“101计划”拔尖学生培养学术论坛召开。本次论坛主题为“新文明生命体与哲学创新”,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出席并致辞,来自全国高校的150余位师生齐聚人大、共话哲思。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冯仕政主持。

林尚立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更是文明传承的根基。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亟需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深厚中华文化根基、强烈现实关怀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哲学拔尖人才。他提出,在哲学领域拔尖学生培养过程中,要坚持立德为先、重视深度学习、锚定发展实践、强调开放创新。希望大家以本届论坛为契机,在原典研读中汲取思想养分,在火热实践中捕捉真问题,以交叉思维开辟新领域,以开放胸怀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做到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回应世界的重大问题、应对时代的崭新挑战,给人类以智慧、给发展以方向。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介绍哲学领域“101计划”建设举措和拔尖人才培养成效。他表示,哲学领域“101计划”在核心课程、核心教材、核心师资团队、核心实践项目四个方面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未来将持续推动哲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中国自主的哲学知识体系建构相结合,在教学实践中归纳和阐释“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培养兼具扎实的学术能力与深厚的实践素养的优秀人才。
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高校哲学类本科学生自主投稿及14所哲学基础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高校荐稿350余篇,遴选出获奖论文90篇,其中一等奖论文6篇、二等奖论文19篇、三等奖论文25篇、优秀奖论文40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党委书记石德才宣读论文获奖名单,并推介《我们在这里仰望星空——首届哲学领域“101计划”拔尖学生培养学术论文集》。该论文集收录了27篇2024年首届哲学领域“101 计划”拔尖学生培养学术论坛中的优秀论文。
主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明德新闻楼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原理主持,一等奖论文作者受邀参加主论坛汇报。
五个平行分论坛在立德楼举行,二、三等奖论文作者受邀参加分论坛汇报。
本届论坛旨在通过搭建校际深度交流平台,推动哲学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激发当代青年学子的学术热情与创新思维,为推动形成“宽口径、厚基础、重创新”的哲学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注入新动能。未来,哲学领域“101计划”将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实践导向与文明视野,努力培养一批能够回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的新时代哲学拔尖创新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