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11月15日至16日,由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广东省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海峡两岸暨港澳协同创新联盟联合主办的“东南亚论坛”2025国际会议在广州顺利举行。此次会议主题是“大变局下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东南亚包容性合作与韧性发展”。来自中国和东南亚11国政府、高校、科研院所、智库、企业、社会团体、媒体等各界代表约300人参会。
11月15日,论坛开幕。在主旨报告阶段,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国内高校,海南省贸促会,印度尼西亚大学、文莱大学、新加坡社会科学大学、柬埔寨大学、马来西亚新纪元大学学院、老挝沙湾拿吉大学、东帝汶帝力商学院、泰国朱拉隆功大学、菲律宾大学等东南亚国家高校的领导和专家学者,围绕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战略、经济、科技、教育、历史、文化等议题,直面区域交流合作中存在的战略性、结构性和机制性问题作专题报告。11月16日,六个分论坛分别聚焦“中国—东南亚经贸合作面临的挑战与应对”“人工智能背景下中国与东南亚科技、教育合作的提质升级”“东南亚历史与文化:交流与共生”“地缘变局下中国与东南亚的安全与发展”等主题开展讨论。
总体上看,本次会议聚焦粤港澳大湾区、海南自贸港与东南亚的联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周边工作会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础上,创新推动国内区域与东南亚的交流对话。会议紧扣“十四五”和“十五五”交替的时代脉搏,主动服务建设教育强国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的新规划,积极对接东盟11国在各行各业的发展需求。未来,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还将加强与政界、学界、商界、媒体和智库等的合作,更好发挥区域国别研究的战略性综合作用。(供稿:华南师范大学东南亚研究中心杨体荣、吴静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