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右上角
微信好友
朋友圈

请使用浏览器分享功能进行分享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11月22日,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在北京举办21世纪马克思主义国际学术论坛。来自巴西、美国和中国的专家学者参加论坛,围绕“教育强国建设与全球教育治理”主题进行交流研讨。教育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主任罗方述,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副司长单国杰,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汪明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罗方述在致辞时表示,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就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着眼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发展等作出一系列新部署。希望此次论坛加强交流研讨,为教育强国建设与全球教育治理贡献智慧。
单国杰在致辞中指出,中国正扎实推进教育强国建设,系统构建教育对外开放新格局,奋力谱写以教育强国建设支撑引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篇章。教育部社科司将深入实施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深化教育领域重大问题研究阐释,积极支持高校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推动先进教育理念传播,促进文明交流互鉴。
汪明表示,作为中国现代师范教育的发源地,北京师范大学坚持将研究宣传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作为重要使命,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中深耕不辍。北京师范大学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持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推动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作出贡献。
在特邀报告环节,著名教育家、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和巴西巴伊亚联邦大学副校长佩尼顿·席尔瓦·菲略教授分别以“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和“巴西教育格局分析”为题作报告。顾明远在报告中回顾了中国参与全球教育治理活动历程,并从深化教育改革、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国际组织作用、培养国际化人才等方面阐述了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方向和路径。菲略在报告中梳理并介绍了近20年巴西的教育政策,解析了政府层面的因素对教育的作用。特邀报告环节由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党的创新理论研究处处长汪立峰主持。
在主旨演讲环节,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人类发展与定量研究系主任迈克尔·纳库拉教授、美国韦恩州立大学教育学院杰尼弗·李维斯教授、巴西圣保罗大学教育学院乌里西斯·阿罗约教授(线上),以及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副会长兼国际胜任力培养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国家留学基金会原副秘书长张宁,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冯秀军教授分别阐述了美国、巴西和中国在发展教育方面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享了关于全球教育治理的思考和看法。主旨发言环节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部长滕珺教授主持。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部长朱旭东教授作总结发言。在发言中,朱旭东分享了学习习近平同志《论教育》的体会,并总结了本次论坛取得的研讨成果。
此次论坛以“教育强国建设与全球教育治理”为主题,旨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讲好建设教育强国的中国经验中国故事,阐释全球教育治理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积极吸收各国有益经验和成果,为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贡献力量。来自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外交思想研究中心、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以及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的研究人员和师生代表约100余人参加论坛。(供稿: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