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就业至上”:该不该成为高校办学理念

2009-06-17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编者按2009 年4 月16日,《光明日报》以“‘就业至上’成就连年高就业”为题,报道了黄冈师范学院坚持“就业至上”办学理念,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长篇通讯。令本报编辑部感到欣慰的是,这篇报道引发了强烈反响,既有赞同将“就业至上”上升

为办学理念的,反对的声音也很尖锐。大学办学理念是对大学的追求与运作观念的高度概括,体现了大学在要办什么样的大学和怎样办大学问题上的终极价值标准。毫无疑问,“就业难”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无论是对社会、学校,还是对家庭而言,就业问题无疑是重要的。“就业难”能不能正确反映当代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就业至上”可以不可以成为学校重视就业工作的行动口号?可以不可以成为办学理念?真理愈辩愈明。今天本报将这些不同的观点辟专版集中刊登,以飨读者。

大学教育应当培养怎样的人

――与《“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值得商榷》一文作者商榷

李金奇

4月21日,《光明日报》刊发了一篇题为“‘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值得商榷”(以下简称《商榷》)的文章,对“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提出了不同看法。文章引用一位哲学教授演讲中的观点,认为大学教育的目的应当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而不是使人成为“某种人”。就业教育只能使人成为“某种人”;因此,“就业至上”是一种功利性极强的实用主义办学理念。文章提出的其实是事关高等教育价值目标的一个古老的问题,但作者在文中透露出的关于大学教育人才培养价值目标的认识理念,却代表着一部分人在高等教育价值观方面的一种偏狭的、教条式的思想观念和认识方法。

仔细研读那位哲学教授的论述,其实人家的论述还是严密的。《商榷》在文中引用了哲学教授演讲的原文:“教育是使你首先能够成为一个认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个历史的现代公民。我们只有能够成为人,才能够成为某种人,才能够去掌握某种专门的知识、技能,去从事某种专门的职业,去扮演某种特殊的角色,在社会生活中实现自我。”从这段话我们可以看出,在哲学教授那里,大学教育“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与使人成为“某种人”并不是一种绝对排斥的关系,而是一种相容的关系,前者是后者的必要条件,仅此而已。由此可见,《商榷》一文首先是误读了哲学教授演讲的精神内涵。

当然,《商榷》一文引用哲学教授的论述仅仅只是为了支撑自己的观点,作者终究是要用哲学教授的论述,来击中“就业至上”办学理念的“要害”。按照《商榷》一文作者的逻辑,在“就业至上”办学理念指导下,大学教育培养出的人才只能是适应社会特定职业需要的“某种人”,这种教育理念与实践与大学教育应“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的价值目标是相悖的。显然,这样的观点和认识在理论上是机械的;对于当下的高等教育实践,这样的论述也只能是徒然地增加一些思想理论上的紊乱而已。

无论人学的理论有多么深奥,“人”与“某种人”绝对不是两个相互分裂的概念。换言之,在当今社会,作为一个认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个历史的现代公民,与掌握某种专门的知识、技能,从事某种专门的职业的“某种人”应当是一个统一体。就个体的人的发展来说,首先使自己能够成为“人”,进而在此基础上成为“某种人”,这样的逻辑推演或许并没有错;但如果一定要把教育对“某种人”的培养与教育“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之间对立起来,则显得有些离奇与荒谬。从理论上说,高等教育的目标,原本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认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个历史的现代公民,和掌握某种专门的知识、技能,从事某种专门的职业的“某种人”的统一体。这一点毋庸赘述,只要去看一看我们的高等教育法便一目了然。从教育的实践过程来看,在个体的人的教育和成长中“人”与“某种人”的养成是不可能绝然分离的,我们的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也往往很难按照一定的程序,先去把学生培养成“人”,然后再去把他们培养成“某种人”。一方面,对于青年学生开展的一个合格现代公民的教育,固然有利于学生成为适应社会、职业需要的的合格的“某种人”;但另一方面,真正的职业教育同样有助于学生全面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养成。恰恰相反,如果我们的大学教育始终停留在所谓的“人”的教育上,而不能使这种教育有效地适应、服务于现实社会,那么,学校教育培养出的这种所谓的“人”终究是与教育的终极价值目标相悖反的。简而言之,大学教育着眼于培养“某种人”这样的理念本身并没有错,只要我们在教育的实践中能够把具体的职业人才培养规格,与作为一个现代公民的基本的素质要求结合起来,就可以比较圆满地实现学校教育人才培养的价值目标。需要注意的,倒是教育脱离现实社会发展的实际,只是按照一些教条式的价值理念去进行所谓的人才培养与塑造。这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个致命的弱点,时至今日,这种教育脱离社会发展实际的倾向并没有得到根本的改变。

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坚持就业至上,是现阶段大学教育特别是地方普通高校为实现学生个体自由、全面、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程;没有学生成功、顺利地实现就业,就没有他们最基本的生存空间与人格的尊严,更遑论有所谓的个体的自由、全面、协调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西安大学生招聘会现场所强调的,就业涉及民生,是天大的事,不仅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也关系个人的前途。从这样的意义上说,坚持“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是一种最人性化、最关注人的价值和尊严的教育理念;把“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说成是一种功利性极强的实用主义,起码是对这种教育理念的误读。在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都应当着眼于把学生培养成认同这个社会、这个时代、这个历史的现代公民,和掌握某种专门的知识、技能,从事某种专门的职业的“某种人”的统一体。

(作者为黄冈师范学院副校长、教授、教育学博士)

“就业至上”

――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黄明东罗志敏

“民生至上,就业优先”已是当下社会的普遍共识。目前,针对国内外紧张的经济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难”现象,一些地方高校以“就业至上”为中心谋划布局,这既让人佩服其面对现实的清醒态度和把握现实的能力,也为其在办学实践中取得的成效――大学毕业生的“高就业率”而振奋。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人才培养的市场化是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出现的新现象,而“积极应变,与时俱进”也应是高校办学理念的重要特征。近年来,一些地方高校主动融入到时代的潮流中,明确提出把“就业至上”作为指导其自身办学实践的办学理念,以“就业”指导“办学”,将“人本”与“市场”相结合,把“素质”与“技能”相贯通,以过硬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凸显自己独有的优势,并以此确立学校的社会地位和品牌影响,这可以说是地方高校从“以人为本”到“以学生为本”教育指导思想的延伸与跨越,也是其实现“开门办学”办学思路进一步的具体化,更是我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一次创新之举。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严峻的就业形势已经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成为制约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发展的一个瓶颈。而“就业至上”指导下的高校办学实践,无疑是缩短了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使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培养的人才能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众所周知,高校本身就是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其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社会培养各个方面所需的人才,从而更好地体现高校作为“人才孵化器”的特色和优势。为此,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要适应社会需求,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其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培养能进入社会并能在社会上“就业”乃至“安业”、“乐业”和“创业”的人才。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一些地方高校把“就业至上”作为自身办学的价值取向,是可以理解的,也是可取的。

大学毕业生能否就业不仅是代表一所高校办学综合水平的“面子”工程,而且也直接关系到高校对后续新生的吸引力,关系到高校的生命力是否能得以延续。在以往的办学实践中,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出现了不能准确定位,不能安心于位的局面,即不把自己的生长点建立在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上,而是背离了必须在与社会的互动中求发展的规律,追求自身的封闭发展和孤芳自赏,结果出现了发展模式单一、培养人才雷同、办学特色缺失等弊端,最终造成了政府、社会、家长以及学生多方的不满意,高校发展也因此缺乏必要的支持而举步维艰。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推进与完善,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已逐步走向市场化。与此相应,高校人才产品也必然由买方市场转向卖方市场,由此带来的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已迫使我国高校开始反思多年来因循的办学模式。在此背景下,一些地方高校提出“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不仅可以作为学校的一种教学方针,也可以作为学生一种学习方向。对于一个地方高校来说,如果能围绕学生未来的就业找准自己的发展位置,即充分整合自身的办学资源和条件,注重教育质量的提高,不断提升学生就业所需的综合素质以及就业能力,使他们不仅在社会上能就业,也能安业、乐业和创业,这不失为地方高校的发展中闯出的一条能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新路。

如果说解决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只是高校摆脱发展困境的一时之需的话,那么高校把“就业至上”作为自己的办学理念,可以说是丰富了我国高校办学的理论体系,是贯彻“有所为,有所不为”指导思想的生动再现,也是崇尚实用、服务地方、面向大众等办学方向的集中体现。“就业至上”的办学理念纲举目张,它把高校从传统的精英教育模式中解放出来,是对当今大学办学理念的“细分”。针对“就业至上”这一高校的办学理念,也有学者给予了质疑,“教育首先不是使人成为某种人,而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这句固然没错,但其“成人”也好,或“成为某种人”也罢,这种“人”最终还是要立足于社会、适应社会、为社会服务。高校办学的成功与否,最终还是要看其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否为社会所接纳来衡量和检验。因此,就业既关系到大学生今后的发展前途,也是一个高校办学综合成绩的“晴雨表”。这就需要高校以办学理念的更新为突破口,确立起面向社会、服务社会的治校方略,建立起多样化、发展性的人才质量观,构建起实践性的、面向就业市场的教学体系,以使高校能真正担当起无愧于社会、无愧于时代的光荣使命。另外,“就业至上”所强调的“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的需要,满足社会的要求”,不仅仅是满足社会对人才的专业技能的要求,还包括个人的思想素质、职业道德修养、应变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黄明东,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罗志敏,武汉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