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独行客格纳齐诺荣获毕希纳文学奖

2004-06-09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格纳齐诺

6月3日,众人瞩目的2004年度毕希纳文学奖揭晓,威廉・格纳齐诺(WilhelmGenazino)荣膺大奖。毕希纳奖是德国文学界的最高奖项,以19世纪德国著名剧作家和

革命者毕希纳命名,每年由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颁发。

暂且不论一般德国读者,就是对许多文学爱好者来说,格纳齐诺似乎也声名不彰,然而在圈内人看来,他绝对是一位重量级的作家。

格纳齐诺发表处女作《拉斯林大街》(Die Laslinstrasse)的时候,只有22岁,小说描写一个中学生渴望摆脱种种束缚、获得自由的梦想,然而这部颇有自传成分的小说并没有引起多少反响。直到1977至1979年间,三部曲《阿布沙菲尔》(Abschaffel)、《摧毁忧虑》(Die Vernichtung der Sorgen)、《错误的年代》(Falsche Jahre)的相继问世,格纳齐诺才一举成名。

贯穿上述三部小说的是主人公阿布沙菲尔,这是一个格格不入的办公室小职员,他不满一潭死水的乏味生活,又拒绝接受“文化工业”提供的消费品,决心尝试一些“越轨”行为,例如充当“皮条客”,然而生性极度敏感的他,又为此担惊受怕,于是历次滑稽可笑的“冒险”都只是虎头蛇尾,最终患上了精神病,不得不住院治疗,在这里,他开始反思自己的生活。

该作品深刻地揭示了工业化社会中人的异化过程,作家通过阿布沙菲尔的独特视角,对社会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观察,通过主人公的思考对社会现实极尽冷嘲热讽。读者在书中又一次看到了主人公试图冲破世俗束缚的努力,孤僻敏感的小职员形象让人很容易联想到卡夫卡,的确如此,作者本人也不否认他受后者的影响很深,在他的大多数作品中,都能见到卡夫卡的影子。

对于小人物的关注几乎贯穿了他的整个小说创作。1981年问世的《放纵》描写的又是一位陷入自我认同危机的小职员。随后他又创作了《异战》(1984)、《痕迹、夹克、房间、疼痛》(1989)、《热爱单调》(1990)。

经过一段时间的沉寂,从1998年起,《女出纳们》(1998)、《当天的雨伞》(2001)、《一个女人、一套房子、一部小说》(Eine Frau,eine Wohnung,ein Roman,2003)接踵问世。尤其是后者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因为它堪称格纳齐诺的自传小说,描写一个年轻人如何通过观察周遭的世界,而逐渐进入文学的殿堂,批评家认为,这是一部成功的成长小说(Bildungsroman)。格纳齐诺将“观察”视作文学创作的出发点,只有通过冷静和细致的观察,作家才能揭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忽视的东西,所以在他的小说中,那些敏感神经质的主人公也都是些出色的观察者。格纳齐诺曾不无自得地说:“灵机一动产生于漫长的观察之中。”

除了小说创作,格纳齐诺还是许多报刊的特约撰稿人,写作散文、杂文、箴言体小品。读者在他的作品中能够体味出一种独特的冷峻的幽默,他继承了德语作家的嘲讽(Ironie)风格,在许多地方都能感觉到托马斯・曼式的自我嘲讽。除此之外,格纳齐诺还写过不少广播剧剧本和幽默小品。

与其作品中的人物相似,作家本人深居简出,显得落落寡合。他的业余生活就是阅读和散步,而这两个爱好正是实现“观察”的最好方式。在文坛成为秀场的年代里,此次将毕希纳奖授予堪称“独行客”(Einzelgnger)的格纳齐诺颇有警世之意。正式颁奖仪式将于10月23日在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的所在地达姆施塔特举行。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