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矫治浮躁学风的一个范例

2004-10-27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 河北师范大学王学奇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曲学研究大家,数十年如一日,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笔耕不辍,先后出版有《元曲释词》《关汉卿全集校注》《元曲选校注》等多部著作,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影响。2002年,在80多岁高龄时,又出版了300余万字的《宋金元明清曲词通释》,此书荣获第五届国家辞

书奖一等奖,河北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国庆节前,王学奇《宋金元明清曲词通释》(以下简称《通释》)学术研讨会在河北师范大学举办,与会专家围绕《通释》的学术成就展开了热烈讨论,并对王先生的为学为人之道给予了高度评价。

首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张燕瑾教授认为,王学奇先生从事的是一种“为人之学”,即为他人的学术研究搭建阶梯的学问。《通释》作为一部工具书,为戏曲研究者、近代语言研究者提供了极大便利。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陈美林教授盛赞《通释》是“戏曲语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是戏曲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高度”。这部书不仅为戏曲教学、研究提供了方便,而且对同时代的诗词文等其他文体研究都有很大帮助,拓宽了语言学研究的范围。徐州师范大学李申教授评价该书代表了当前戏曲语言研究的最高水平,“不仅超迈前人,而且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恐怕也无出其右者。”南开大学许祥麟教授指出,相对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类辞书,近代汉语的辞书相对较少,《通释》丰富了近代汉语辞书宝库,是我们研读近代汉语文献最好的工具书。

研讨会上,大家对王先生的治学方法,对《通释》一书的博大精深、融会贯通交口称赞。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吴新雷教授认为《通释》的特点和成就主要表现在:归类科学,有考有证,声义精确,引例广博,系统简明。陈美林教授认为该书以宋金元明清五代的戏曲语言为研究对象,贯通了整个中国戏曲史。所用语言材料,上溯先秦的经史子集,下至现当代,可谓“通古今之变”。《通释》的责任编辑、语文出版社冯瑞生先生还指出,语言与文学两大门类的隔阂,是中文系教学和研究中存在的缺憾,王学奇先生作为戏曲研究大家又具有深厚的小学功底,在贯通语言与文学两大研究领域上为我们做出了表率。武汉大学博士生导师尚永亮教授发言说,《通释》不但从语义学而且从文化学、民俗学等多个角度进行考辨,写得非常厚实,有魄力。曾出版过《关汉卿全集校注》《元曲选校注》的河北教育出版社社长邓子平先生,还向与会代表介绍了王先生这两部书的获奖情况。

与会专家对王学奇先生的治学精神也表示了由衷的敬佩。

首先是他对学问孜孜以求,锲而不舍的精神。此前,王学奇先生已有《元曲释词》《关汉卿全集校注》《元曲选校注》等多部著作问世,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但王先生并不满足,在退休之后又着手写作《通释》,并于80多岁高龄时完成。这种坚持不懈,老当益壮的精神让与会学者深受鼓舞。

其次是王先生“宁坐板凳十年冷,不著文章半句空”的扎实作风。辞书的编撰是一门极为严谨极见功力的学问,也是在常人看来极为枯燥的一项工作。尚永亮教授指出,当前的一些学者喜欢做宏大的理论建构,因而像王先生这样落到实处的基础工作就显得极为难得。王先生静下心来做大学问,做真学问的精神和攻坚的毅力,对矫治当前浮躁的学风大有裨益。徐州师范大学李申教授指出,《通释》的出版,“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学术精品,懂得了学术精品只能靠不懈的努力和艰巨的劳动才能获得。”冯瑞生先生还给大家讲了王先生的“卡片墙”。河北师范大学杨栋教授认为王先生淡泊名利,“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是清代朴学学术理念的延续和实践,并表示作为弟子后学愿意把王先生的这一精神传递下去,在当前学术面临各种冲击的情况下,捍卫学术的纯洁。

三是追求真理、坚持真理的精神。吴新雷教授、陈美林教授、张云生教授指出,王学奇先生在如何对待先贤错误的问题上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坚持真理,不为尊者讳,眼界高远,论证透辟,论据广博,令人信服。跟随王学奇先生几十年的老学生、天津师范大学吴振清教授指出,王先生不但勇于纠正别人的错误,而且也善于纠正自己的错误,《通释》不但在收词数量上远远超过《元曲释词》,而且在释义上更准确更透辟,修正了原来的一些错误解释。

四是身处逆境,心胸宽广,奋发图强的精神。河北师范大学王长华教授回忆了王先生上课时的点滴往事,对王先生坚韧不拔的精神尤表感佩。王先生1957年曾被错误地戴上“右派”帽子,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灾难重重,被剥夺了上课的权力,下放到资料室工作。但他并未自怨自艾,而是以一种超凡的毅力继续研究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相继出版了《元曲释词》一、二、三、四册,近200万字,成为戏曲语言研究方面的专家。这种不为暂时的荣辱利害所动,立志高远的精神给我们许多启示。

许祥麟教授通过自己与王先生交往的小事,称赞王先生平易近人,奖掖后学。吴新雷教授、陈美林教授也深有同感,认为王先生不但是一名出色的学者,而且是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是教书育人的楷模。苏宝荣教授、张永泉研究员认为,王先生的学术精神是河北师范大学的宝贵精神财富,王先生的业绩和精神带动了一大批学人,曲学研究成为河北师范大学的传统优势学科,设有专门的元曲研究机构“元曲研究所”,以杨栋教授为第二代学术带头人的河北师范大学曲学研究仍然在学术界有一定影响。其他曾亲炙王先生为人为学之风的弟子们也在不同领域做出了成绩,在国内外都产生了广泛影响。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