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另类的图像盛宴

2004-12-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二十年来中国的前卫艺术或当代艺术中没有了先锋摄影就不完整。可是摄影作为一种艺术形态,这一“传统”媒介的艺术样式,在中国的前卫艺术

经历了二十年的坎坷之后,终于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才被学术圈正式认同为一种可以成为前卫和图像试验的艺术。

回顾并不遥远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摄影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整个20世纪的架上绘画一直受到影响进而产生了极大的变化,从最早期的印象派,到今天的后现代艺术,这种内在的认知主张都在无时无刻的发挥着作用。当我们用一种现代人的眼光去审视它时,照片本身的物质感以及他所传达出来的故事性已经不再重要,而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它所传递出的视觉图像观念才是重点所在。摄影自19世纪传入中国,虽然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但先锋摄影从90年代初期开始出现,到90年代末,才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中国先锋摄影新浪潮。而在此前更长的时期里,摄影的文化定位一直是以新闻纪实为主流的。中国的前卫艺术曾经形成过一个潮流,好多前卫艺术家都不约而同地使用摄影或图片,这一相对于装置、行为更加具有“现代性”的艺术样式去创作。

先锋摄影在90年代一直在前卫文化圈中传播,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在这十多年当中我们看到的是一幅热闹非凡的绚丽图景,艺术家就像是走马灯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得益于一种操作极为简易的创作媒介―――照相机,于是它便成了前卫艺术家手中的一种新式武器,通过照相机,他们或是表现自我,或是传递观念、或是针对摄影、或是针对社会,照相成为他们的新的快感转移。十年间诞生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和摄影作品。《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将先锋摄影的大致形状描绘出来。本书的一个特点在于,属于社会性的“新纪实”摄影和属于前卫性的先锋摄影的整合上,因为中国的先锋摄影和“新纪实”摄影在过去的十几年一直是分属于前卫艺术和专业摄影两个领域来进行评价的,为了形成一个更为广义的学术视野,本书试图将这两种形态的摄影作新的整合。这一设想在长期从专业摄影和文化批评角度从事研究的学者顾铮的文章《面对城市―――当代中国的城市摄影实践》中有所体现。

我们今天在书店里看见的摄影书籍,百分之九十都是面向影友和摄影爱好者的,真正具有学术性的理论文献的摄影书籍,像顾铮的《国外后现代摄影》、《都市表情》、《世界当代摄影家告白》,还有《本雅明文选―――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等有价值的理论文献真是少之又少。《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的出版,可谓近期较为沉闷的当代艺术和先锋摄影领域里的一大亮点;这本开拓性、系统性和资料性极强的权威文献,由国内较早涉足先锋摄影领域的独立策展人、国内著名新生代批评家朱其主编,之前他曾先后策划过90年代以来一系列有影响的重要前卫艺术展。于1998年在上海策划过《影像志异―――中国新观念摄影艺术展》等一系列与先锋摄影有关的展览。与现有的这些理论书籍仍有较大不同的是,本书的许多资料都是编者多年沉浸艺术圈实践的产物,其中大量第一手资料都是首次公开,不仅国内一般的摄影爱好者和文化界人士不太了解,就是艺术圈的专业人士也未必完整地一睹过全貌。所以此书的出版可以说是填补了一项空白并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1990年以来的中国先锋摄影》湖南美术出版社2004年8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