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自行车的礼赞

2004-12-01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民间的视角,有时更具历史的真实性,尽管它不是严谨和概况性的,但却以血脉与肌理的形式,紧紧依附于历史和社会的躯体。同时,民间的视角

是丰富而人性化的,一切与我们的成长息息相关、紧密联系的事物,都构成我们回忆和追思的情结点,于是我们发现,历史其实并不抽象,它有时具体得甚至现在我们也触摸得到。

说起自行车,每个中国人都可讲出一堆关于它的故事,它几乎成了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可是谁会把它当成一个可诉说和值得记载的对象,而对其进行一种真诚的礼赞呢?王文澜可以说是为数不多甚至是仅有的从事这种努力的人。在他的镜头下,自行车已不仅仅是一种代步工具,而是陪伴我们走过人生之路的忠实朋友。以这种视角去回溯我们个人甚至是共和国走过的风风雨雨,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它包含了太多的记忆和情感,以致于每看一幅作品,都像一种见证,都有一种悸动在激荡着。这是一个成熟摄影家寻找到的、别人无可替代的艺术和情感的附着点。

自行车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农业社会与现代文明之交的派生品。比之马车或步行,它有其机械文明的优越性,而比之轿车,它又显现出动力系统的原始性。因此,发达国家现在只把它作为一种体育锻炼的工具。自行车盛行于中国是有着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的,某种程度说它是中国社会所处生产力水平的一个必然对应物,因而在这片土地上显现出蓬勃的生机。王文澜把切入点紧紧扣住这一特性,几乎使每一幅作品,都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土壤及置于中国人日常生活的真实背景之下,从而生动反映了自行车在中国的独特景观。

比如《又拉回一大件》、《磨刀霍霍向牛羊》、《华灯初上》、《筒子楼》等作品,都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场景,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生活的气息已越来越少,但作品却提醒我们,我们曾经这样生活或现在依然在这样生活着。浓郁的生活氛围,使我们流连于历史和现实交替的感慨之中,回味无穷。这是摄影家捕捉提炼出来的中国人最真实无伪的生活状态,表现了作者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敏感性。同时,摄影家对人生的观照是艺术的,生活场景中的美感也时时调动着王文澜的创作灵感,如《龙门阵》、《形影不离》等作品,就把黑与白、光与影的魅力解释得淋漓尽致,充分表达了黑白摄影的审美特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欣赏性。

说到《自行车的日子》,就不能不提到王文澜的爱人倪萍,她为此书撰写的文字,大大丰富了作品的内涵,看似在谈自行车和她的家庭生活,但朴实、真诚得一如她在《美丽的大脚》和《浪漫的事》中扮演的角色,是中国千百万普通家庭的缩影,让人感到亲切、自然而具有亲和力。这种文法与自行车的主题相得益彰,共同烘托出一种质朴温馨而又富于人情味的和谐氛围,而王文澜在倪萍的笔下,也血肉丰满了起来,这对于进一步理解他的作品,是很有益处的。

王文澜有着浓厚的自行车情结,这种情结凝聚了许多中国人的共同感受,因而在个性中显示着普遍的人生关怀;同时,我也感到王文澜还具有深深的怀旧感,用黑白照片来表现自行车的日子,本身就把它放在一种恋旧的情调中而非是时尚的,这种构想确定了自行车在不断发展的社会及目前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尽管今天人们还在使用着它,但它作为财富及时尚的象征已成为往事,因此人们才在一种回顾的留恋中,重新发现了它所具有的文化价值。

王文澜的作品中有一幅令我印象深刻,即《消失的风景》,用一种实际存在暗示时光的变迁,画面成为一道布景,沉默的,静物般的,一切尽在不言中。作者的心情昭然若揭。

值得高兴的是,《自行车的日子》一书很受读者的欢迎,在不久前举办的上海国际自行车博览会上,曾创造了一天销售一千多册的佳绩,这不仅是读者对王文澜、倪萍的认可和喜爱,也表达了中国人对自行车的不解之缘,无论出于哪种动机,王文澜夫妇均可欣慰了。

《自行车的日子》中国文联出版社2004年4月出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