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和而不同 共推经典普及

2008-03-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通讯员 魏安 本报记者 王保纯 我有话说

编者按2006年11月,《于丹〈论语〉心得》的出版,创造了中国图书界的奇迹,开启了传统经典全民普及活动,充分显示了传统文化强大的生命力和深厚的群众基础。在一年多以后的今天,这股国学热、经典热依然保持了很高的温度。本报记者最近专门采访了几位著名专家学者,就

这一现象请他们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华书局于丹著二○○六年十一月出版

从“国学热”谈传统文化精华的古为今用
被采访者:金开诚北京大学教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副院长

记者:您是研究传统文化的大家,最近几年国学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出现了“国学热”,您个人对此有何看法?

金:我可以说有一种“喜出望外”的感觉。多少年来,由于种种历史原因,我常常感到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离开广大的中国人是越来越远了。我曾想,假如中华民族完全抛弃了传统文化,也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我对此有些担心。再则,我认为传统文化中确实有不少精华,将来无人传承了,觉得有点惋惜。我怀着这样的心态,突然看到社会上出现了“国学热”,怎能不感到喜出望外?我对“国学”的理解很简单:国学者,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之学问也。现在既然有了“国学热”,自然就不会把它的研究对象完全抛弃了。不过,我仍然有一种担心,怕的是“国学”只“热”在专家学者之中,那是“热”不了太久就会冷却的。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没有一个坚实的群众基础,那是传承不了的,更不要说弘扬了。

记者:那么您认为怎样才能改变传统文化离广大中国人越来越远的状况,从而使其有传承弘扬的群众基础呢?

金:我认为对传统文化必须突破纯学术研究的圈子,大力倡扬古为今用的探索与实践。当然,你千万不要误会,我这样一个人是决不会反对纯学术研究的;恰恰相反,纯学术研究必须坚持,还要不断拓宽与加深。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纯学术研究毕竟难以吸引广大群众来参与;不参与就会有距离,而且距离越来越大。古为今用就有助于解决这个问题。试看传统文化中有些优秀的格言就常被群众使用,用来勉励自己或教育后代,只要用了就不会觉得有距离。

不久以前,我反复学习了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上的报告。其中有关如何对待传统文化的论述使我深受鼓舞和教益。胡总书记说:“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现代性。”为了贯彻落实这些重要指示,我认为就必须致力于传统文化精华的古为今用。因为精华与糟粕毕竟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同时也只有通过古为今用才能实现“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记者:您是否真的认为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