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试论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属性

2008-03-2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执笔:刘起军 我有话说

人民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属性。“以人为本”在科学发展观中处于核心地位,深刻表明人民性是科学发展观的价值属性。科学发展观坚持把“以人为本”作为核心内容,就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价值取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

要坚持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就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要把解决民生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解决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保障人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一句话,就是要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任何不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面子工程”、“形象工程”、“政绩工程”等,都是与科学发展观格格不入的。

科学性是科学发展观的基础属性。科学发展观是对人与自然关系、人与社会关系两大认识的系统科学归纳。它始终贯穿着人与自然平衡、人与社会和谐这两大主题,来探寻人们活动的理性规则,通过平衡、优化、协调达到人与自然之间的协同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一致。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人口、资源、环境、科技等多种要素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相互协调,而且要实现经济发展的科学性、社会发展的科学性、文化发展的科学性以及生态发展的科学性。胡锦涛同志指出:“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科学思想。只有求真务实,认识规律,把握规律,才能得其要旨。”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四者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充分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的执政规律,深刻表明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性。第一要义是发展,体现了唯物史观的生产力原理;核心是以人为本,体现了唯物史观的历史主体性原理和人的全面发展原理;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体现了世界普遍联系和社会结构的整体性原理;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体现了人与社会、自然的同一性原理。


  •   平山的故事,为观众带来了一些深刻的启示:生命的意义从不在功名利禄的堆砌,也不在波澜壮阔的经历,而在用心感受每个日常瞬间的美好;人生未必需要轰轰烈烈,于平凡之中,照样能寻得属于自己的幸福与诗意。【详细】

      《英歌》在尝试拓宽民俗舞剧的边界,进行深度的传统当代表达,这种勇气是值得肯定的。它可能引发热议,留下强烈的视觉印象,商业上取得成功,但其对母题的开掘深度和文化元素的融合程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详细】

  •   9月23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社会工作局、国家税务总局税收宣传中心指导,陕西省委网信办、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联合主办的“合规经营 诚信纳税——看税收走基层”主题网评活动在陕西西安启动。【详细】

      在未来发展中,通过激发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潜能,扩大市场准入空间,推动产业融合发展,强化规则标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以及完善营商环境与监管制度体系建设等举措,服务贸易将有效赋能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并为构建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奠定坚实基础。【详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