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走进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9-10-2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北中医】精神

中医魂

张其成

天佑中华有中医。三皇肇始,五帝开基。传伏羲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一画开天,判列阴阳,研制九针,以拯夭枉。

神农创制耒耜,教耕五谷;一日而遇七十毒,赭鞭以辨众草木,相土地所宜,尝百草性味。《神农本草经》,开药物学之先河。黄帝问难岐伯,济民众于仁寿,救病患于水火。《黄帝内经》,列阴阳之候,彰死生之兆,终成中医之圭臬。神医扁鹊,遍游各地,诊视疾病,美名传扬。医圣张仲景勤求博采,撰著《伤寒杂病论》,为辨证之宗、众方之祖。名医华佗发明“麻沸散”,创立各种外科手术,为世人惊奇、世界领先。隋唐时期,医著大盛,唐高宗颁布《新修本草》,乃世界第一部国家药典;药王孙思邈《千金要方》,为最早临床医学百科全书。金元医学,流派始分,新学肇兴,刘主寒凉,张主攻下,李主补土,朱主养阴。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堪称“东方药物巨典”。明清时期,西学东渐,大疫流行,医道变革,温病学终成独立体系。近代以降,面对西学挑战、疾病谱变化,中医坚持主体发展,保持特色优势,在防治重大疾病、促进人类健康中不断发挥巨大作用。

中华医学,绵延数千年而气脉不绝,历经磨难坎坷而百折不挠,且医籍之丰,医家之众,波澜壮阔、奔流不息,为世界医学史所罕见。其因何为?正是一代一代中医人铸就中医之魂!中医之魂是中医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是中医造福人类的财富之源。

“仁和”乃中医之魂。

“仁”是中医人立身之本。仁者爱人,医为仁术,当以恻隐为端,慈悲为怀。苏耽橘井泉香,董奉杏林春暖,壶翁悬壶济世,华佗青囊度人。孙思邈《大医精诚》,为后世医家之行为规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普通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一心赴救。博及医源、精勤不倦。此等苍生大医,为民敬仰!

“和”是中医的核心价值。天人合一、人我合一、形神合一,和是生命赖以形成、存在、运动的基础,和是健康、快乐、智慧的最高境界。人居天地之间,天地人得其和,则风雨有节,寒暑适时,人之起居服食、视听言动、喜怒哀乐无所过,则心和而形和,形和而气和,气和而天地之和交应,此所以长生久视之道。为医者不仅要在诊断治疗上整体审查、四诊合参、辨证求本、调中致和,而且要在医患关系、同道关系上以和谐为目的,以诚信为原则,信和、谦和、温和是为医者的内在道德修养和外在行为规范。

北中医,其地也不广,其楼也不高,然北中医人其使命也强、其责任也重。北中医人深深意识到,一个没有灵魂支撑的民族是悲哀的,一个没有灵魂支撑的事业是短暂的。从上世纪50年代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到90年代跻身成为国家“211工程”建设的唯一中医大学,北中医人以强烈的忧患意识、自强意识,秉承仁爱、中和的中医精神,立志共铸中医之魂。

上世纪60年代初中医教育出现西化偏差,任应秋教授等五位老人心急如焚,忧中医传承偏离航道,中医事业大厦将倾,于是奋笔疾书,振臂一呼:中医教育要坚持中医主体,中医学院是培养高级中医师的殿堂,应当强化中医和传统文化教育。“五老上书”成为中医教育史上一座丰碑。

看今朝,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圆满遨游太空,英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在5天飞行过程中,身体健康,表现出色,没有出现明显的重力变化影响。殊不知其中却有北中医人在为他们保驾护航。王绵之,时为八十四岁高龄老人,每两个星期就要进一次航天城,为两位航天员诊脉察舌,调制药方。这个鲜为人知的故事承载着北中医人的一份光荣。

从抗击非典以身殉职的第一位中医烈士,到汶川抗震救灾派出的第一支中医医疗队;从北京奥运会场志愿者忙碌的身影,到新中国成立六十年庆典走在群众游行最前方阵的有力步伐,北中医人“勤求博采,厚德济生”,以德行和智慧培育英才,以岐黄医术造福人类,坚持不懈地传承中医之魂,向世界展示国医风采!

澳大利亚ABC广播公司采访国医堂中医门诊部

【北中医】关注

我们为什么喜欢中医

宾:

高思华

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

Ramsden Shaun

澳大利亚留学生

程五中

伤寒专业博士生

赵鹏飞

2008级实验班

高思华:中医药几千年来维护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和健康,至今仍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防病治病作用。然而,20世纪初新文化运动后中医药受到了较大的冲击,虽然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给予中医药很大的扶持,中医药机构建设和中医药教育办学规模发展到了有史以来的最好时期,但中医药乏人乏术的局面仍然存在。尤其是近年来又出现了取消中医的杂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

今天在座的同学们都已入校学习中医一两年以上了,你们现在对学习中医产生兴趣了没有?你们是怎样认识中医的?

Ramsden Shaun:我到中国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中国有自己的医学,接触和学习中医药之后,才知道我们的世界有这么好的关于健康的知识财富。中医太好了!我对中医有“五不”体会:人不要守旧,可是学中医却不可以不用《伤寒杂病论》等经典的方子,不可以不认真学习领会《黄帝内经》的思想和理论,不可以不学习古代哲学,不可以不学习太极,不可以不用天人合一的理论,要不就当不好大夫!

程五中:我校有着浓厚的人文环境,晨曦中传来朗朗的诵读声,众多学子都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认真研习古圣先贤的睿智思想,研习博大精深的医理医术和中医文化。我校名医辈出,自从建校以来,耳熟能详的有秦伯未、任应秋、董建华、王绵之、刘渡舟、赵绍琴、杨甲三等等。这些名家从不同方面继承和丰富了中医学术思想,同时形成了母校浓厚的中医底蕴和研究中医的理想氛围。大家都为能在这个中医药学的最高学府里学习感到自豪。

赵鹏飞:我虽然入校刚一年,但由于我所在的“中医教改实验班”采取了与以前不同的教学方式,一边学基础理论,一边跟师临床,所以在这一年中的收获很大,感受也很多。中医学是东方科学之精华,它的灵魂在临床,它的迷人之处在显著的临床疗效。从近年来的战胜非典,到防治手足口病,再到目前的抗争甲型H1N1,中医学总是在第一线为拯救生命和捍卫人民健康立下汗马功劳。在现代科学日益发达的今天,依然彰显着强大的生命力。在我的临床跟诊经历中,亲身目睹了急性肾小球肾炎病人仅花了九块钱就痊愈了;糖尿病患者经过一年多汤药治疗,终于告别了天天服用一把药片的生活……这些鲜活的例子让我们越来越喜欢中医了!

中医还有浓郁的人文特色,“重医德、尚自然、以和为期、以人为本”。学中医强调悟性,强调哲学思辩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医学也是明白学、智慧学,越嚼越有味道,所谓“入之弥深,所见愈奇”。有时百思不得其解,老师一句点悟,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于是兴趣倍增,学习中医的劲头也愈来愈大。我的感悟是:投身中医,其乐融融;传承民族优秀文化,任重而道远。

高思华:同学们学的是中医,一定要认真按照中医的思维模式,去学习、研究和处理疾病的防治和健康的维护等一系列问题。要学习和借鉴现代科学包括现代医学的知识和技术来丰富和发展中医,但不要跟着西医的后面跑。中医是通过调人来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西医是通过治病来维护健康,中医和西医是两个不同的医学体系,有着不同的思维模式和评价标准,一定不能用西医的标准来评价中医或用中医的标准来评价西医。学中医就要站稳自己的脚跟,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诊疗水平,收到较好的防治疾病和维护健康的效果,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中医师。

【北中医】寄语

●高思华(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上善若水,大爱无疆。维护人类健康是医生的天职。希望同学们时刻铭记和践行“勤求博采,厚德济生”的校训,为将来成为一个医德高尚和医术高超的好医生而努力学习。

●王庆国(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天职与乐趣,是在专业探求与道德修养的交互影映中,和学生一起实现人生的价值。

●张冰(国家级教学团队负责人,北京市高校教学名师奖获得者)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教师的激情源自对教学和学生的热爱。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和学生一起创新。

●张其成(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药文化分会主任委员)

中医药文化是中医药的根基和灵魂。“仁和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弘扬“仁和精诚”的核心价值是北中医人的神圣使命。

【北中医】图说

王绵之教授将中医药应用于载人航天,为航天员进行飞行前、飞行中和返回后的保健。神六航天员执行飞行任务的前3个月,无论是炎热酷暑、周末节日,他都一趟趟地前往航天城,为航天员们精心调理。他让中医药与现代航天科技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

【北中医】记忆

跟师记

彭建中

1990年10 月20 日是我人生路上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我有幸参加了国家两部一局(人事部、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拜师大会,正式拜著名中医学家赵绍琴先生为师,从此得以忝列赵氏门墙。我校享誉全国的中医大师董建华、刘渡舟、王绵之、颜正华、刘弼臣等均喜收得意门生。学术传承,后继有人。

赵绍琴先生是三代御医之后,又曾从学于清末御医瞿文楼、韩一斋和北京四大名医之一汪逢春三位先生,集家学与名家传授于一身,医术精湛,见解超群。1984年春,聆听先生讲授中医温病学,尽披临床不传之秘,我内心不禁为之震撼。自此“编外”跟师临床,直到1990年“转正”、1995年毕业,前后跟师侍诊10余年。门诊、出诊、会诊,足迹遍及北京东南西北中,寒暑无间,风雨无阻。师未至,我先到;师欲归,我善后。师之只言片语,铭记在心;师之处方用药,回味再三。

先生温文尔雅,卓然不凡,令人肃然起敬,而又备感亲切。每当开诊,先生正襟危坐于中,众弟子或坐或立,环侍于周。先生诊脉、察舌、观色、问症,一丝不苟;辨证、立法、遣药、处方,有条不紊。每诊一病,必由脉舌色症,论其病因病机;每处一方,必先立法,法立而方遂出。药味不多,常常六、七味,而配伍精妙;分量极轻,不过二、三钱,而期在必效。患者满面愁容而来,满怀希望而去。苍生大医之魅力有如此者。

先生脉法精湛,临床以脉断病,据脉立法,颇有御医遗风。尝有妇人彭某,年三十,因结婚4年不孕来求治。先生察色诊脉,谓脉弦滑而数,沉取有力,断为营分郁热,治以清营透热方法,药用赤芍、小蓟、白茅根等7味寻常之品,全无一味传统妇科之调经种子药,妇人服药2周,即已怀孕。数月之后,妇人复求先生为其试断男女。先生诊脉毕,曰:“是男孩儿”。妇人戏言:“我喜欢女孩儿。”先生复诊脉良久,曰:“恐不能如愿。”后该妇人果生一男孩儿。中医脉理精奥,若囊肿、息肉、结节等占位疾患者,其相应脉位必兀突如豆粒状,临床屡验不爽,我的徒弟现亦多能别之。仅此一端,即知中医脉理大有研究价值。

先生对中医学最大的贡献是对现代医学慢性肾病的中医药治疗有所突破。先生以中医温病学的卫气营血理论指导慢性肾病的辨治,主张从营血辨析,突破肾病即肾虚的传统理论的束缚,提出慢性肾病非单纯肾虚论,采用凉血化瘀、疏风胜湿、疏调三焦为基本大法,配合饮食控制和运动锻炼,治疗现代医学诊断明确的慢性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等,疗效显著。曾有尿毒症患者许某,上世纪80年代初就诊于先生时已报病危,大医院建议立即透析,否则生命堪忧。经先生治疗后显著好转,用中医药成功地控制了病情发展,保持稳定20多年未透析,堪称医学奇迹。

先生常常教诲弟子:“病人乃吾等衣食父母,要待之如亲人,想其所想,急其所急。”先生尝执意从楼上门诊步行下楼,为不便上楼的残疾病人诊脉;先生又曾顶风冒雨到室外车中,为不便下车的危重患者瞧病。先生对待病人真正做到了唐代大医家孙思邈所说的“皆如至亲之想”。患者能就诊于先生,真是苍天有眼;我等能侍诊于左右,更是三生有幸。

我跟师侍诊10余年,目睹先生救人无数,感谢恩师倾囊相授。师恩如山,无以为报,唯有将岐黄之术传承下去,并发扬广大,造福人类,以慰恩师在天之灵。

每一张图片,都诉说着刻骨铭心的故事;每一处地标,都见证着北中医成立至今所走过的历史足迹。一代又一代的学子在地标建筑前留下朗朗读书声,度过多彩大学生活,履行庄严而神圣的《医学生誓言》。

【北中医】地标①老校门

50余年的沧桑,见证了中医药教育事业的发展历程;50余年的风雨,浸透着一代代中医学子的理想与汗水。1956年,北京中医学院等4所中医院校成立,开创了现代高等中医教育的新纪元。而这座位于海运仓胡同的“牌坊”式建筑,可以当作北京中医药大学建校之初的老校门。曾经,在这校门内,汇集了多少中医界的名流和前辈,吸引了无数对中医药事业怀揣梦想的年轻学子,培养了一批批中医界的有用之才和有识之士,承载着弘扬中医药学术文化的使命和重任。如今,石门早已消失在50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但在北中医人心中,她就如一块历久弥坚的磐石,虽经风雨驳蚀,但骄傲而坚挺。

【北中医】地标②医圣张仲景像

“竭大医之精诚,施仁术于含灵,凭藉一流人物实力,追求至善至纯佳境,秉厚德而济生……”

朗朗读书声在校园中回荡,除了使清晨早起的人们多了一份怡然心情之外,不免要追寻那韵律的来源。这是恭立于图书馆前莘莘学子们的诵书声。陪伴着同学们耸立在天地之间的是环手持书的仲景像,那是中医学祖师的象征,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医德思想的凝聚,是融汇于学子血脉中的动力。晨读结束,同学们行礼而去,仲景像巍然不动,若其有知,不亦于同道行礼乎!而同仁亦不辜负其礼。

【北中医】地标③中医药博物馆

当您来到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博物馆是一处必去之地;这里也是历届新生入学后感受中医药氛围“第一课”的生动课堂。她是中医药两千多年生命的缩影,是一部立体直观的中医药“教科书”,她以文物古籍实物来展现中国医学史的走向,以标本和图片来显示中药从原动植物到饮片的过程。不大的园地,精巧的设置,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对中医药文化感兴趣的人,来到这里的有外国元首、有普通市民、有中小学生,更有趣的是,许多幼儿园小朋友也在家长和老师的带领下来到这里接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您如果有机会,不妨移步于此中医药的历史长廊中,一览其中风采。

【北中医】 地标④ 国医堂

这里是中医名师们展示精湛医术、服务大众的场所,这里是莘莘学子见习、实习,体悟老师心法、传承中医学术的课堂,这里更是求医问药者体会地道中医、治病保健的地方。说起国医堂的特色和优势,有人曾形象地喻为“一二三”现象:“一”,即一专多能,以专科专病为基础,同时发挥各科综合服务功能;“二”,即“双高”,这里既有国家级名老中医,又有一大批学识渊博、学贯中西的医学博士;“三”,即名校、名家、名药三位一体。“买药到同仁堂,看病到国医堂”,如今,“国医堂”这块金字招牌已成为“中医门诊部”响当当的代名词,深深地扎根于广大患者的心中。

《大学生活》回望

走进中国传媒大学 

(10月15日10版)

走进北京工业大学

(9月11日10版)

走进兰州大学

(8月27日10版)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