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固本塑魂 硕果盈枝

2010-01-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解正轩 我有话说
全军院校近年认真落实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重要指示,大力推动科学发展观“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硕果盈枝。2009年岁末,总政通报表彰了19所全军科学发展观教学先进院校和20名优秀政治教员。

办学育人的“魂”和“纲”

军委、总部坚持把科

学发展观作为办学育人的“魂”和“纲”,组织专项检查和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推广国防科技大学、二炮指挥学院用科学发展观办学育人的经验。院校党委坚持理论武装先行一步,把科学发展观纳入党委中心组学习、干部轮训、思想政治教育和政治理论研究,掌握科学发展观教育教学的主动权,形成贯彻落实的浓厚氛围。科学发展观办学育人作为“固本工程”、“灵魂工程”,已经在院校领导和教员干部中形成共识,在院校建设发展规划和实际工作中得到体现。

院校党委坚持突出科学发展观教学主线地位,主要领导负总责,带头讲课、带头研究重大问题,深入教学一线具体指导,建立落实党委议教、学员思想形势分析、领导听课查课、机关分工负责等制度,形成党委统领、齐抓共管、通力协作的良好格局。院校党委坚持各项保障向科学发展观教育教学用力,从机关服务、政策制度、硬件设施上为科学发展观教学创造良好条件。

形成“三进入”路子

政治理论主干课、核心课是科学发展观教学主体,决定着“三进入”的质量效果。总政及时颁发《科学发展观教学要点》,编写修订全军统编教材和教学大纲,调整完善课程体系。院校以总部规定的必修课为主干课,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党的创新理论与实践”等为核心课,组织教员认真编写教材教案,精心搞好课堂设计,严格组织备课试讲,定期开展教学观摩,有效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各院校创新运用研讨式、案例式、情景式等方法手段,建立信息化教学平台,加强政治理论专题网站和网络课程建设,不断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感染力。近3年来,全军有11门政治理论课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38门入选军队级优质课程。

院校党委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探索形成“一门为主、多课渗透”以及“政治课主导、基础课渗透、专业课拓展”等教学路子,同时搞好第二课堂,开展实践教学,推动科学发展观“三进入”系统化、规范化、常态化。3年来,全军院校政治理论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31项,军队级奖励42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1000余部。院校党委构建科学发展观教学“常讲常新”动态机制。院校总结我军重要演习、藏区和新疆维稳、抗震救灾、国际维和等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新经验新成果,增强“三进入”的针对性实效性。

重要阵地进一步巩固

院校在学习研究、培育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中具有特殊地位作用。2008年以来,总政依托国防大学、南京政治学院等多次举办理论研讨会和教学研讨班,院校充分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深化对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探讨培育工作的特点规律。西安政治学院积极向军委、总部提交研究报告,二炮指挥学院等深入部队院校搞好宣讲辅导。院校编写出版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著作、教材和辅导读物600余部,发表文章5000余篇。

针对青年学员特点,信息工程大学、理工大学、海军工程大学等探索形成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奠基、培基、固基、强基的分步全程培育模式,空军雷达学院以“三到一长期”为载体开展培育活动,循序渐进抓好学员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确立和强化。院校以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为主题,提炼形成蓝色文化、火箭兵文化、铁甲文化、铸盾文化、老航校精神等特色校园文化,广大毕业学员志愿到边疆、艰苦地区、军事斗争准备一线和基层部队建功立业。

“三尺讲台无杂音”

院校认真贯彻胡主席“讲台上有纪律”重要指示和军委有关规定,加强对教员队伍教育管理,严格落实政治教员资格准入制度,确保主干课和军队特色鲜明、政治性强的课由现役教员承担,确保“三尺讲台无杂音”。教员自觉以方永刚为榜样,弘扬敬业、精业、乐业、创业精神。许多院校积极安排政治教员送学深造、到部队机关任职代职,提高了教员的学历层次和实际能力。2007年组织开展的全军院校科学发展观教学观摩比赛中,有28堂优质课获奖;在2009年组织的第二届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中,院校有173项成果获奖,占总数的60%。

院校坚持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从思想、工作和生活上关心政治教员,每年拿出专项经费重点资助中青年教学骨干科研攻关、出版论著,定期组织政治教员疗养,主动与地方协调解决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难题。目前,全军院校政治教员中硕士占49.6%,博士占10%,45岁以下中青年教员占75.3%,高职比例占37.4%,5人被评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600多人获得全国全军优秀教师、军队育才金银奖。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