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济文化齐飞 宁波收获幸福

2010-01-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严红枫 我有话说
2009 年12 月27 日,第三届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揭晓。宁波因连续三年获奖,被授予唯一一个“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金奖”。

此外,宁波还是中国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城市、全国首批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综合竞争力前十强城市……宁波何以有如此魅力?

宁波市委书记巴音朝鲁说:“是经济与文化齐飞,使大港胸襟,水乡音韵的宁波魅力四射,成为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凭海临风

东方大港生机勃勃

改革开放以来,当民营经济成为浙江经济的代名词时,身在浙江的宁波则走出一条独特的混合经济发展道路――国有、集体、民营以及外资均衡发展“四轮驱动”模式。这使宁波经济一直以年平均达19.7%的速度增长,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倍以上。

跨入21世纪,凭借独特的港口优势,宁波努力推进港桥海联动战略,在建设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的进程中,更是书写出一座城市改革开放的新传奇。

凭海临风,港通天下。即使在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今天,宁波仍有103家企业的135只工业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同类榜首,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同时,培育出了233件“中国驰名商标”和61个“中国名牌”产品。

放眼全国,宁波的服装产值已达到全国的1/12,成为全国三大服装主产地之一和全球主要的男装产地;文具产值占到全国的1/4,已成为“中国文具之都”;塑机产值占全国的1/3,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塑机之都”;宁波是“中国模具之都”,慈溪、北仑、宁海都是中国著名的模具生产基地;宁波还是全国三大家电主产区之一,全国1/8的空调和1/3的小家电都是宁波制造。

能商善贾的宁波人,还把世界变成了自己的舞台。目前,宁波企业已在全球81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900多家境外企业和机构,是全国副省级城市中在境外设立企业最多的城市。

书藏古今

百里三江域以文名

“国以人兴,域以文名”,在经济繁荣发达的这片土壤上,宁波文化大市建设同样异军突起,传递着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特质。

如今宁波人的精神家园已经变得越来越丰富。近年来,宁波市健全了公共文体服务体系,积极打造“十五分钟文化活动圈”,在中心城市和县(市)区建设了一批满足区域群众文化需求的文化体育设施。三江文化长廊展示了“文化大市”的新风采,包括老外滩、城建馆、美术馆、音乐厅、宁波大剧院、时代广场、江滨公园等标志性的文化休闲场所,以及在建和延伸中的宁波书城、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湾头休闲旅游区、群众艺术活动中心、各类水上体育健身设施,与历史遗迹珠联璧合,交相辉映。全市建设健身路径达到3000条,使70%以上的行政村拥有了身边的健身设施,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就地就近参与体育健身,村落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也蓬勃开展。

依托这些堪称国内一流的文体设施,宁波开展了精彩纷呈的高雅艺术和大型文体节庆赛事活动。如承办了第三届中国国际声乐比赛(此节已落户宁波),第九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第六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首届流行音乐大赛”,第九届中国戏剧节暨第十二届中韩日三国戏剧节等。

回首2009年,宁波通过实施“先进文化引领”“公共文化惠民”“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产业升级”“文化人才支撑”“文化创新推动”等战略,兴起文化大市建设新高潮,城市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增强。

家园和美

甬江两岸阳光普照

宁波的服务是阳光的。

继深圳之后,宁波是全国第二个开展审批制度改革的城市。2001年7月,市政府成立了市经济发展服务中心,与25个政府部门相关的240项行政审批、核准事项全部被集中到一起。高度透明的工作,规范有序的程序,让这个中心获得了一个亲切的称呼“阳光大厅”。2004年10月1日,宁波又率先出台了政府信息公开规定,每年政府要办哪些实事,公开请群众出题目;重大区域规划,必须向社会公示。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宁波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企业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近年来,宁波坚持把新增财力的70%以上用于改善民生。2008年,宁波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市财政用于教育的支出达67.1亿元,城乡同步实施免除杂费的义务教育。市财政用于卫生事业的支出为29.1亿元。用于促进就业的财政支出3亿元,4.6万名大龄失业人员享受补助。6.5万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在城市建设和公共交通方面,2008年全市完成城市基础设施投资110亿元,20多个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落实各项补贴政策,加大重点水利设施建设投入。新建农村社区服务中心164个,培训新型农民16.5万人次。宁波还不断健全以廉租住房为重点、经济适用住房和经济租赁住房为辅助的多层次城镇住房保障体系,让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宁波的社会氛围是和美的。

2008年市县两级慈善机构共募集善款7.7亿元,救助支出达4.8亿元,受助群众达26万人次。当奉献爱心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当爱心成为城市的特质,宁波,处处绽放动人的和谐之美。

在宁波,外来务工人员被亲切地称为“新宁波人”。2008年,拥有300多万外来务工人员的宁波,在全国率先推出了门类齐全的外来工“社保套餐”。以外来工“社保套餐”为突破,宁波还密集出台了13项颇具“含金量”的配套政策:优秀外来工可落户宁波;外来工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全程免费政策;外来工纳入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与本地居民享受“同城待遇”。“一揽子”政策开全国先河,基本覆盖了外来务工人员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宁波市市长毛光烈说:“毋庸置疑,正面临加快推进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建设步伐的宁波,机遇千载难逢,未来将更加精彩!”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