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滑县大量动物化石亟待保护

2010-01-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刘先琴 我有话说

近日,记者接到反映,河南滑县发现大量动物化石,但由于当地挖砂活动大规模进行,破坏十分严重,且有大量化石流失于民间,相关保护问题形势严峻。

现场调查发现,化石多出现在滑县留固镇程新庄西头一个百米见方的大砂坑。这处取砂场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于所处的黄河故道地下埋藏有丰富而优质的建筑用砂,一直受

到当地建筑商的青睐。近年,工人在挖砂时有大量动物化石陆续出土,引起村民的好奇,竞相采集。细心的村民程某将一部分化石从挖砂工人手里收集起来,数量有数百件之多,但这仅是出土化石中的很小一小部分,那些单个的牙齿或个体较小化石已被挖砂者遗弃或扔掉。

经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安阳市文物专家考察鉴定:化石埋藏在距地表深约25米的黄河河床堆积砂砾层,厚度可达6米,以中粗砂为主,砂质纯净,分选较好,含有丰富的脊椎动物和软体动物化石,偶见钙核和泥砾。从砂砾层厚度和纯净且分选较好的砂质可以看出,那时的黄河有相当充足的水量,并且一度清澈见底。

化石种类有原始牛、披毛犀、普氏羚羊、马鹿、野马、河狸和软体动物丽蚌等近20种,均为晚更新世种类。化石保存十分完整,部分颈椎在出土时仍粘连在一起。有的鹿角和头骨相连,符合人为狩猎特征。尤为重要的是,在一些肢骨关节面附近有人工砍痕和切割痕迹,直接反映了古人类猎获、消费动物产品的有关信息。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黄万波认为,这是太行山以东黄河活动区时代最早、最重要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许昌人”头骨化石的发现者、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李占扬认为,化石所代表的时代约和山西丁村遗址、河南灵井“许昌人”遗址的时代相当,约距今10万年前后。这是黄河下游黄河堆积中首次发现的时代较早的动物化石和古人类活动的遗存,对于了解晚更新世早期人类活动和对于黄河形成时古环境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我国,黄河干流形成和各地古人类大量出现几乎同期,这一时期大量存在的古人类文化为中国现代人起源于本土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另据记者调查了解,在留固镇程新庄一带的老庙、八里营等乡镇的挖砂点,也曾有大批动物化石出土。目前程当地的挖砂活动仍在大规模进行,已出土的珍贵化石仍在村民家里存放,许多村民手上都存有化石。面对如此严峻的情况,记者希望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能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对这一带重要的史前文化遗存和地层剖面给予有效的保护,避免出现珍贵遗存被毁的悲剧。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