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提倡学者以建设性姿态参政议政

2010-01-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肖国忠 我有话说

日前,以北大法学院张千帆教授为首的法律界人士,推出了一份《大学招生考试制度改革建议书》。在建议书中,学者们倡导给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平等的录取权,给西部边远省份考生更多的倾斜。这让人不禁联想到前不久北大五位学者就修改拆迁条例上书国务院的建议。五位学者在建议中言辞谆谆,希望有关部门对《城市房屋拆迁

管理条例》进行审查,并与时俱进作出修改。

两则新闻中,我们看到了学者们在参政议政时的建设性态度和强烈社会责任感,也能从中感受到他们建言献策时所秉持的诚意和善意。

任何方针政策都不可能尽善尽美,任何法律法规也不可能完美无缺。但作为一种社会管理的手段,管理者有义务尽可能地确保每一项方针政策、每一条法律法规的公平正义,使其最大限度地臻于完善。而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作为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一分子,我们每个人都有权提出自己的意见。尤其是对于学者来说,由于他们往往是各行各业的专家,对自己专业领域的知识了然于胸,洞悉其专业领域的运行规律,清楚如何趋利避害。因此,学者们在充分运用其所学知识的基础上以建设性的态度积极建言献策,对完善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便具有非凡的意义,也理应得到有关部门的关注和重视。事实上,前述五位北大教授就修改拆迁条例上书国务院的建议也确实得到了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国务院法制办特邀其进行座谈,认真听取他们对于拆迁的意见和建议。此情此景,令人备感欣慰。

但我们也要看到,在现实中还有两种倾向需要引起学者们高度的重视:一种是对于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漠然视之冷眼相对,采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另一种则是对于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自始至终保持批判态度,提不出建设性意见,甚至以外行的眼光品评内行的学问。前一种倾向是不可取的,它会造成智力资源的浪费,不利于社会的进步;后一种倾向更是有害,因为它不仅不利于社会进步,甚至更由于其破坏性而成为社会进步的绊脚石,应当坚决反对。

学者们以建设性态度积极参政议政,是知识分子心怀天下情系人民的表现,是对国家、对民族、对社会强烈责任感的体现。随着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国家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完善将更需要发挥知识分子的智囊作用。因此,更多的知识分子充分运用其所学所悟,以建设性的姿态积极投身于参政议政的行列,为国家发展和民族腾飞添砖加瓦,就显得迫切和意义深远。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