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河南淅川惊现汉代崖墓群

2010-01-10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本报讯(记者刘先琴通讯员冷新星、高帆)迄今为止河南省境内最大的一座汉代崖墓群,近日在淅川县发现。总面积达42万平方米,也是丹江流域首次发现的汉代崖墓。

该墓群位于淅川县寺湾镇前营村寺坡悬崖周围,悬崖高度6-15米不等,悬崖上分布的墓群比较密集。镇政府在修建农田示范区道路建设时,

挖掘机在悬崖上作业20平方米,竟有9个墓穴口露出,其中3个墓穴口底部整齐地排列着花纹汉砖。

为验证墓葬的真实性,淅川县文物普查队试发掘了一个已露出的洞穴。该洞穴的填土为夹杂石子的五花土,四周壁为坚硬的岩石,洞口为半圆形,直径为1.8米,底部铺一层花纹砖。离洞口1.5米处,露出空穴,且逐步变大,最宽处达4.5米,最高处达2.2米。残留有头盖骨和腿骨,一个陶灶、一个陶仓、二个陶钵、两枚五株钱,整个墓地保护比较完好。

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及南阳市文物局等方面的专家先后到现场考察指导。他们根据墓穴的形制及出土的器物、花纹砖断定墓葬时间为汉代。因其地点在前营村寺坡山崖上,故定名为寺坡汉代崖墓群。

据参与此次发掘的广东省中山大学教授、考古专家王宏介绍,崖墓是一种独特的墓葬形式,主要出现在我国四川盆地,存在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种墓葬的特点是利用山崖开凿墓室,它比常见的墓室更具有隐蔽性和安全性。而我国北方及中原地区的墓室主要是在平地上开挖墓穴,然后用砖石垒砌形成砖石墓。如此大规模的汉代崖墓群出现在中原地区实属罕见,将极大改变考古界长期以来认为只有四川才有崖墓的观念。

王宏教授告诉记者,寺坡汉代崖墓群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当时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文化交流融合,说明了丹江流域是我国古代南北方之间的重要通道。同时,也为研究汉代丹江流域丧葬习俗提供了难得的实物证据,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

目前,淅川县政府已采取得力措施,加强了对寺坡汉代崖墓群的保护,并已展开了抢救性发掘。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