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新论集萃

2010-01-1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戊戌思潮: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共同源头

俞祖华、赵慧峰在《戊戌思潮: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共同源头》(刊于《学术月刊》2009年第11期)一文中指出,戊戌思潮开启了以移植现代性价值理念、建立现代文艺学术为重点内容的中国思想文化学术现代性的早期探

索。它对于中国人文现代性的发轫、生成有着重要的引导与牵引作用,是被称为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的共同思想源头。自由主义是西方现代性的核心与主流,它被启蒙思想先驱们有意识地介绍与移植到中国并进行引申解读开始于维新运动。而文化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则从两种视角对西方现代性进行了检讨与批评:一种是从传统的角度,站在保守主义的立场上,以传统文化的“均富”、“人伦”与道德理想主义,凸显西方现代性的贫富悬殊、人情冷漠与人性异化;另一种是由西方文化内部发展而来的自由主义现代性的批评者,他们从社会主义、激进主义以及后现代的立场提出批判与修正。这些事实表明,三大现代性思潮既是相对独立、互有区别的价值系统,又能够并生共存于共同的思想框架之中。

晚清学人“国史”观念的演变与影响

刘雅军在《晚清学人“国史”观念的演变与影响》(刊于《史学月刊》2009年第12期)一文中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剧烈的时代变局中,传统史学经历了个别史事丧失意义乃至整体遭遇否定的过程。同时,受西方史学观念影响,“国史”被赋予更重要的价值和责任。但是,清末的少数几种“新国史”均未能完成,晚清学人既未能勾勒“国史”发展的整体脉络,也未能明确区分传统文化中的有益成分和腐朽成分。于是,面对强势的西方文化,一般国民缺乏清晰的“国史”认识以安定心志,全面反传统主义思潮得以产生和发展。

明代的妇女教育及其转向

陈宝良在《明代的妇女教育及其转向》(刊于《社会科学辑刊》2009年第6期)一文中指出,明代的妇女教育体系已经相当完备,既有诸如“女傅”、“女师”、“姆师”一类的妇女教育师资,种类繁多的妇女教科书,又有丰富多彩的妇女课程教育内容。当然,在明代的妇女教育中,毫无疑问存在着阶级差异。在一些士大夫家庭,妇女识字相当普及,但在普通家庭,尤其是乡村,能读写的妇女则依然是少数。同时,自明代中期以后,妇女教育出现了两大转向:即从以德育教育为主转向注重才艺教育,以及妇女教育的理想与现实逐渐产生冲突。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