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情感教育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2010-0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史加辉 我有话说

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情感教育不容忽视。作为完整的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情感教育正是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成为真正具有“高素质、创造力”的人。因此,可以说情感教

育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道德感、理智感、美感这些人类的高级社会性情感对创新人才的个性形成、创造活动的内容与方向都有重要的影响。

首先,道德感是进行创新活动的精神动力。道德感是人们运用一定的道德标准评价自身或他人行为时所产生的情感体验,即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识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标准和客观的社会价值而产生的情感体验,这是进行创新活动必备的精神条件。一个人只有对国家、社会、集体和他人怀有强烈的责任感、义务感,才能有创新的激情和动力,才能忍受创新过程中的寂寞、孤独和压力,正确对待自己所遭遇的失败和挫折。现代社会的创新活动已很少是“单打独斗”,更多的是跨学科、跨专业的“集团”活动,创新人才还要具备团队意识和团队精神,有集体荣誉感、热爱感,把自己当成集体的一员,乐于也善于与人交往、帮助别人,珍视友谊,懂得自尊也尊重别人,在和谐的人际环境中享受自己与团队共同创造的幸福与快乐。

其次,理智感是进行创新活动的心理条件。理智感是人们在理智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对科学的好奇心、对研究中未被证实的结果的怀疑,对科学真理的热爱与追求,对偏见和谬误的鄙视和排斥都属于理智感的范畴,而这些恰恰是进行创新必备的心理条件。好奇心和怀疑感人人都有,但对大多数人来说它们只是一种短暂的、即时的情感,匆匆而来也匆匆而去,而具有强烈理智感的人则能够将这种情绪化的好奇和怀疑化成一种稳定的、深刻的心理状态,进而进行深入细致的探索和研究,从而实现新的发现,新的创造。创新需要激情,需要对科学真理的执着与痴迷,缺乏理智感,就不可能有对科学的执着和追求,对真理的探索和坚守,无法全身心地投入到创新活动当中。

再次,审美感给创新活动更多的启发。审美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美的特征的情感体验,是审美对象能否满足审美主体的需要的一种关系反映。德国著名的诗人和美学家席勒认为美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审美教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质,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审美感强调的感性直观、自我体验、形象思维等与人的直觉、灵感、顿悟和科学鉴赏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具有“助发现”的特殊功能。在这个过程中,审美感发生积极的作用,使人的创造力处于巅峰状态,甚至可以消融主客体的界限,达到忘我的境界。这样,在别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创造活动由于有了审美感的参与就变得充满了乐趣。

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加强情感教育的力度,保证情感教育的质量。

其一,发挥“教育合力”的作用,形成完整的情感教育体系。目前,培养具有“高素质、创造力”的创新型人才的任务主要是由高等教育来承担和完成的,但是创新人才应该具备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等基本素质绝不仅是在大学阶段才形成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对人的培养和造就是一个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过程,特别是情感特征的生成和稳固更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方面教育“合力”作用的结果,任何一方的缺失都会影响到情感教育的质量。因此,情感教育应该成为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形成一个完善的情感教育体系,同时家庭和社会也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形成一种“教育合力”,共同实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标。

其二,积极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改进学生评价体系。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的教育一直是一种以传授科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唯理智”教育,在许多学校忽视了情感教育的作用。实践证明,这种教育理念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力的人才。实际上,真正的教育不仅仅包括知识的传授,还包括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和意志行为的规范,而后者恰恰需要情感的参与。因此,应该考虑在教学内容中适当增加情感教育的课程,并将健康情感的培养纳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当中;在教学方法上要灵活多样,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因材施教”,发展学生的个性;对学生的评价也应以改善学生的学习状态和情感体验为目标,不再仅以学习成绩的高低为标准。

其三,重视对教育者的情感培养。教师既应是知识渊博的“经师”,也应是品德高尚的“人师”。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双向交流过程,要想使受教育者具有健康积极的情感,教育者必须先具备这种情感。而现代社会充满竞争和挑战,人们对教师的期望与要求的空前提高,使教师所面临的压力有增无减。繁重的教学和科研任务,使教师缺少休息娱乐时间,身心得不到放松,缺乏对教学、科研工作及生活的快乐体验,以至于许多人存在心理障碍甚至精神疾患。因此,对学生实施情感教育的同时也不要忽略了对教师的情感疏导和情感培养,使他们满怀创造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和情感去影响学生、引导学生、教育学生、评价学生,从而把情感教育落实到教育过程的始终。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