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怎一个“清退”了得

2010-01-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方言 我有话说

近来,关于“清退代课教师”的报道时常见诸媒体,引得大众关注。而教育部新闻发言人也及时出面澄清:目前教育部暂无清退计划,2010年并不是清退的最后时限。这多少让近30万代课教师和更多关心代课教师的人们略感放松――看来,还有余地,还不会如此仓促。

但是在各个媒体,在网络,人们对于代课教师保持普遍的同情

和支持,并纷纷出谋划策,为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建议如何安置好这些代课教师。

对于代课教师,大家为什么给予这么多支持和关注?原因很简单:代课教师大多在条件艰苦的农村工作多年,对于略知中国农村历史现状和农村教育历史现状的人们来说,代课教师们是让人感动,而又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一群人。

2000年左右,全国为“提升师资水平”,各地通过转正或辞退等方式取消了“民办教师”。随后,“民办教师”曾经较为普遍的的农村地区又出现了大量编制外的“代课教师”。一望而知,代课教师,只是民办教师的又一个新称谓罢了。他们实际的工作,还是在艰苦荒凉偏远的山区、农村,为当地的孩子营造一个知识的课堂,为他们撬开知识大门的一点点缝隙。

代课教师的工作环境,是恶劣的;代课教师的收入待遇,是微薄的。那么,这些代课教师们又是为了什么这样长期代课呢?也许是为了这微薄的收入,也许是为了个人的教育理想。但有一点很肯定:在那样的环境里,并不是很多人可以坚持下来的。

的确,代课教师群体没有“高学历”,甚至没有“教师资格证”。但是,又有多少具有高学历的学生和老师,能够在代课教师工作的环境里坚持下来?在人们看来,代课教师这样一群人,在贫瘠土地上辛苦耕耘这教育园地。这个老黄牛,拉动着教育的大车轮,他们对广大学生有恩,他们对那片土地有恩。

那么,如果有一台天平,一边放着代课教师这样一群人,一边放着“清退”这二字,天平该往哪边倾斜,不必多问。

而“清退”这两个字,是如此的别扭。《现代汉语规范词典》这样解释:“清退:清查后退还。比如:清退不合理收费。”这个词语中潜伏着居高临下的姿态,以及一般而言,清退对象的不合理属性,使得“清退”这个词语与这样一群默默无闻、默默奉献的教师相联系的时候,让人唏嘘不已。

在我们的农村、山区、边疆、穷乡僻壤还缺少“合格师资”的时候,在我们的统计年表要证明地方教育事业蓬勃发展而且师生比达标的时候,在各地要完成农村青少年扫盲达标任务的时候,我们不会想到“清退”二字。

那么,在中国教育持续发展却仍然缺少足够的“合格教师”、“优秀师资”深入农村的时候,面对代课教师们,又怎一个“清退”了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