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汽车业“热市场”的“冷思考”

2010-01-1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吴学安 我有话说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日前公布了2009年中国汽车产销统计,中国以300多万辆的优势首次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比原先预计的提前了5至6年。随着中国汽车产销量跃居世界首位,国内汽车行业似乎正在经历一个“暖冬”。然而,越是“热市场”,越要“冷思考”。在为中国汽车业取得的业绩欢呼的同时,也要看到国内汽车行

业存在的不足。因为量的提升并不意味着质的提高,汽车大国并不意味着汽车强国,创造在全球具有影响力的民族品牌,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2009年初,我国实施了一系列促进汽车消费的政策,刺激了国内汽车市场的快速复苏并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然而,我国车市的优异表现虽说成为拉动全球车市尽快复苏的重要动力,但目前只能说是全球产销量第一,还远远没有成为全球汽车强国。2008年世界前10家汽车企业中没有一家中国企业;在入围世界500强的全球17家汽车企业中,我国一汽居14位、上汽居16位,比较靠后。中国最大的汽车企业一汽集团2008年销售额仅相当于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的15%。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要成为世界汽车强国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具有国际竞争力和知名度的企业和品牌;二是学会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三是掌握核心技术和新技术发展趋势。从目前来看,国内汽车工业的技术实力与美国、日本等传统汽车业制造强国相比,仍有相当长的差距,国内汽车产业在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和技术创新方面仍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局。突出表现在国内汽车企业因制造技术的制约难以把握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同时,对汽车产业零部件生产等基础部分仍没有很好掌握,以至于难以形成整个汽车生产链条。

事实上,要缩短面临的这些差距,不单单是某一个汽车生产企业所能做到的事情,而是整个工业链条上下游企业共同面对的课题,尤其是汽车行业的生产是多种行业发展水平的共同体现,是工业基础的综合体现。其中包括钢铁、有色金属、非金属材料,甚至包括电子技术比如传感器等等。目前发动机总成开发技术和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是中国汽车技术中最薄弱的环节,企业不得不大量依靠联合和外委开发;尽管车身开发能力、整车集成能力相对较强,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能力依然很弱,对已有能力的技术掌握深度也十分有限。

应该看到,作为遭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实体部门之一,世界汽车产业当前出现前所未有的大“洗牌”。此过程给了我国汽车业以高品质产品赢得外部市场的历史性机遇。相信我国汽车业通过加大自主研发力度和收购兼并国际著名品牌等举措,定会在核心技术和品牌知名度上获得一个大的跃升,为今后迈向国际汽车生产市场打下坚实基础。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