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是名著,更是一种情怀与高度

2010-01-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家伟 我有话说

近日,云南某高校对校内图书馆2009年外借热门图书进行统计并公布,在前100名外借热门图书排行榜上,竟无一名著上榜。与其相似,某社会调查中心前不久开展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60.2%的人通常购买专业学习用书,47.7%的人通常购买科普、生活类书籍,购买文学名著的人只占33.8%。调查结果显示年轻人“功利化阅读”最明显。不

少人对此表示忧心,一些媒体为此特别列出了专家们推荐的名著书单给读者。

通常来说,读书本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况且在节奏不断加快、个性不断得到张扬的当下,阅读似乎更是一种关乎个人兴趣的私事。然而细加分析,其实并不是这样简单。也许一个人的阅读趣味尚不足以成为一种现象,但当“购买文学名著的人只占33.8%”,一所高校前100名的外借图书排行榜上无一名著上榜时,这种由个人趣味、个人选择而汇聚成的现象就成为了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

全民阅读率的下降已不是什么新闻,有人将其归因于我们这个特定发展阶段,归因于人们的浮躁、浅薄与功利。在这种大背景下,再看名著在高校遭遇“滑铁卢”却仍旧让人充满感慨。这是因为对于高校,对于接受着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人们还是寄予了诸多的期盼,期盼着还有一片精神世界的绿洲郁郁葱葱,给人们以温暖和希望。苦口婆心也好,推荐书单也罢,其效果却让人怀疑。我们不妨反思一下何以造成如今的局面,“根子”究竟在哪里?

那些历经时光打磨,历经人心变迁而在岁月之河中闪耀出动人光彩的名著,不是仅仅靠着“名气”来为自己赢得了身后名。将“名著”像塞饭一样塞给年轻人并不可取,需要给予年轻人更多的宽容与引导。对于生长于“娱乐年代”,习惯了“速食品”的年轻人来说,需要有人告诉他们那些名著不仅仅只是一本书,那更是一种情怀与高度。那些滋养我们民族历史血液的古典小说、诗词歌赋,那些活生生的人,他们的痛苦与欢乐,他们的爱情与生活,他们的脆弱与坚强,那些悲天悯人、超越了时间与语言界限的情怀,那些站位高远、足以经得起世事人心考验的思想高度,都值得年轻人用自己年轻的心去感悟、去升腾,去将那些爱与人性的美好融入自己的情感,去分辨出人世间与人性的黑白与深浅。

在笔者眼中,一些名著足以让年轻人咀嚼一生。也许文字“土气”,也许观点也不那么“时尚”,可终究有那些穿越时空的文字的力量支撑人心。所以,不必将名著“神圣化”,只要能从文字中读明白,崇高终究胜过琐碎,高远终究优于贫瘠,能够读出情怀、力量和高度,就足够了。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