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怀念张爱萍同志

2010-0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延东 我有话说

今年1月9日,是敬爱的张爱萍同志诞辰100周年。

张爱萍同志离开我们已经6年多了。6年来,对他的深切怀念,一直珍藏在我们心里。

张爱萍同志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我国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的领导人。

他出生于四川达县一个农

民家庭,15岁投身革命,19岁“逐浪三峡走申江”,到上海从事党的地下工作。他曾两次入狱,均凭借机智与不屈冲破铁窗。

1929年12月,他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此后数十年戎马生涯,转战大江南北,战功卓著。

红军长征中,在四渡赤水、勇夺娄山关、大战老鸦山、保卫遵义城以及抢占白层渡、金沙江堵敌、青石嘴痛歼敌骑兵等著名战役中,他多次率部承担重任――或冲锋在前为红军主力开道,或担任后卫保护党中央和中央军委机关的安全。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皖南事变后来到新四军,与战友一道,领导盐阜地区军民粉碎了2万余日伪军的大“扫荡”。1944年9月,他率部转战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连续收复失地,为抗战取得最后胜利做出贡献。

解放战争初期,任华中军区副司令员的他,曾头负重伤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渡江战役伊始,受命组建人民海军,创办了我军第一所海军学校和第一个指导海军技术研究的海军司令部研究委员会,不到两年就建起一支具有较强作战能力的海军部队。

1955年1月,他指挥我军历史上首次陆海空三军联合渡海登陆作战,一举攻占了一江山岛并解放浙东沿海全部敌占岛屿。

1966年6月,中央决定成立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他亲赴全国各地勘察选址,为第二炮兵和我国战略核力量的建设与发展殚精竭虑。

数十年为革命出生入死,他嫉恶如仇、刚正不阿。“文革”期间,面对林彪、“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他坚决斗争,惨遭迫害,被批斗、囚禁6年之久,并致左腿残疾。但他始终笔墨为长矛、诗词作武器,顽强抗争――“奸佞当道,岂能屈膝。纵千斤压顶,奈何生就的硬骨,哪怕上阎王簿”……在报纸的边角上,他用一行行诗句,道出绝不屈服的信念。

的确,身为革命家、军事家,他从未光阴虚掷;作为军事将领,他以骁勇善战而闻名。“问君此生曾虚度,十五走上革命路。风云变幻漫妖雾,冲天怒,梦怀青萍天涯逐。铁牢狱火锻钢筋,枪林弹雨无反顾,建设祖国不停步。无媚骨,自揣年华未虚度。”写于1970年的这首《莫停步》,是他光辉一生的写照。

作为新中国国防科技事业的领导者之一,张爱萍同志出色地完成中央交给的任务,组织科技工作者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为科技尖端领域取得举世瞩目成就做出了重要贡献。

1999年9月18日,新中国成立50周年前夕,中央授予23位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江泽民同志把“两弹一星”精神精辟地概括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表彰大会上,出现了感人至深的一幕:荣获功勋奖章的科技专家不约而同来到张爱萍同志的轮椅前,用“领导有方,功当居尊”来表达对当年的老首长由衷的敬意。但是,张爱萍同志却说:“这都归功于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广大科学家的艰苦努力,我只不过起到一个穿针引线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果断作出了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由此,张爱萍同志与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建设事业结下不解之缘。他先后4次担任核试验委员会主任委员、现场试验总指挥。在周总理领导下,协助聂老总、贺老总、罗瑞卿大将,开展“两弹一星”的大协作、大会战,组织实施了“三抓工程”――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等尖端武器装备的研制。

张爱萍同志是一位战略家。在发展我国科技尖端事业的一些根本、全局问题上,他和老一辈领导同志的高瞻远瞩、审时度势、自信从容,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中央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战略方针和勇于担当、拚搏奋斗的革命精神,令人由衷敬佩。他指出,一个大国,如果不立足于建立、蓄备自己的武器装备和研发创新能力,不预想到和准备好在应急动员时能迅速形成规模和批量的生产条件,只靠买人家的武器满足于一时之需,是短视的,也是危险的。他说,“以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吸取国外的先进技术,勇于闯出自己的路子,才是实现我国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唯一正确的道路”。在研制“两弹一星”的过程中,他和其他老一辈领导同志创造性地提出了“集中力量、统一组织、相互协作、联合攻关”的重大战略思想,建立了武器装备研制试验工作中的总设计师和行政总指挥“两条指挥线”制度。当时正值我国经济困难时期,面对如此浩大的工程,根据中央指示,他与其他同事深入全国各地核工业单位调查研究,向中央提出了集中全国力量加速攻关的建议,提出,“这是在科技上赶超发达国家的必由之路,是现代化、社会化、大科研、大生产的必然要求,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在我们党的强大领导和组织下,正是采取了这样一整套优化组合方法,从而将制度的优势和精神的优势转化成了强大的发展动力,这对于我们今天科技创新与发展仍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张爱萍同志还是一位实干家。他做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严谨周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严格按科学规律办事,讲实话,求实效,从不迷信权威。这是张爱萍同志和他领导的国防科技队伍的一贯作风,也是“两弹一星”事业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当年在国防科技战线上与张爱萍同志共同创业的许多老同志都有这样的体会,正是这种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精神和科学态度,才使我们比任何发达国家以更少的代价,更短的时间,取得了更大的成果。张爱萍同志作为“两弹一星”大协作、大会战的具体组织者和领导者,与广大科学家、工程技术人员和参试部队官兵一道,长期工作、生活在荒漠深处核基地,“饥餐砂砾饭,渴饮苦水浆”。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党组书记的张劲夫同志曾回忆,张爱萍同志在生病的情况下,仍然带着氧气瓶子到基层去检查。他一个焊点,一个螺丝钉,一个零部件都要检查到。所以在他的领导下,工程质量很高,事故很少。我们不会忘记1964年在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他不顾个人安危,不顾众人劝说坐上了新改装的伊尔―12飞机,飞到了8500米的高度,亲自去了解核爆取样的情况。

在他身上,人们能真切感受到那感天动地的“两弹一星”精神。

张爱萍同志更是广大科学家的知己。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他曾虚心向著名核物理学家朱光亚求教,称光亚同志是他这方面的第一位老师。当他发现“两弹元勋”邓稼先身体突然消瘦时,立即陪同稼先同志前往医院检查。在稼先同志手术期间时,他不顾自身年高体弱,一直在手术室外守候。稼先同志不幸逝世后,他特别从外地赶回,亲致悼词、赋诗悼念。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将才任何伟大的品质都来自感情和智力的合金。”“两弹一星”的研制、“三抓工程”的实施,无不浸染着张爱萍同志的真挚感情与过人才智。他的英名,将永远与“两弹一星”一道,载入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两弹一星”精神将继续激励我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奋斗。

人们称张爱萍将军为“儒将”。这不仅因为他博学通识,文武双修,更因为他的文化气质、诗人风骨和人格魅力。

诗是他生命的一部分。

历经枪林弹雨,几多生死离别,他把对祖国、对人民、对战友的爱深深地熔铸在诗歌中。

他忘不了红十四军的老军长何坤。1930年,何军长站在他的肩膀上向敌堡扫射,不幸英勇牺牲。“庆功酒酣酒亦苦,捷报声频声愈黯。何期长诀痛心底,丹心永昭苏北原。”在这样以鲜血为底色的诗句中,字字传达着革命家的壮怀激烈与赤子深情!

在他笔下,能看到中国革命、建设的每一个进程,能看到革命家慷慨报国的乐观精神。“随意坐地堪露宿,卧看行云逐浪翻”,这是长征途中过草地的豪情;“决战金鼓催人急,狂风骤起如卷席,改天换地在旦夕”,这是对新中国黎明的憧憬;“挥戈东进临沧海,席卷南国下巴蜀”,这是百万雄师渡长江的号角;“东方破晓,起锚航行早”,这是人民海军首次巡航的剪影……

广阔的胸襟、挚烈的情怀成就了他的诗词气象,而其意境、格律,字斟句酌、引经据典,则要归功于他的勤奋学习,博览熟诵。在炮火中,他如饥似渴地寻找一切可能找到的书籍;在行军中,他养成了马上看书的习惯,捧起书本即刻进入忘我境界。即使到了晚年,他依然每天一手执放大镜,一手抚书,一看就是多半天,时而扶仗沉思,时而与夫人李又兰同志讨论,有时还要究问几个为什么。

除了诗词,他还写歌曲、故事、特写、报告文学。当年苏区脍炙人口的《少共国际师出征歌》即出自他手。他写给孩子们的《列宁的故事》流传至今。他擅长书法,尤善行草,字迹如神剑飞舞,苍劲迤逦,笔走龙蛇,风范独运。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战地摄影家,战争年代曾拍摄照片上千张,为历史留下了珍贵的记录。

不仅仅是为了纪念与记录。熔铸在他诗文中、凝炼在他书法间、定格在他镜头里的,是他的情怀、他的信念、他的理想,是一个共产党人的精神世界。

此刻,在这个特殊日子里,我们更加怀念敬爱的张爱萍同志。他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和坚强的党性;他敢于坚持真理,疾恶如仇,爱憎分明的高尚品格;他勇挑重担,不畏艰险,勤勤恳恳,任劳任怨,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强烈革命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视科学家和技术人员为良师益友,为国为民无私奉献的精神境界;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人格魅力;他生活简朴,清正廉洁,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都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今天,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伟大事业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