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对公款吃喝“节食”更具现实意义

2010-01-2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胡艺 我有话说

最近,重庆市人大代表建议设立“节食日”:当天公众只吃一顿饭,餐馆酒楼全部停业,所有生熟食品行业休业一天,而机关和企事业单位食堂只卖一顿饭,同时,当天全市设立捐粮窗口,鼓励市民、尤其是中小学生“捐出一斤粮,救助一饥民”。该代表认为,这样做的意义是让大家知道全世界还有10多亿饥民,帮助大家树立危机意识、节约

意识。

我国已经解决温饱问题,正在创建小康社会,但是全世界还有不少国家与地区的人们生活在温饱线以下。比如,最近发生地震灾难的海地,当地的学生一天就只能吃一顿饭,而这一顿饭还是联合国资助的。人大代表建议市民节食一天,捐款救济饥民,帮助市民树立危机意识、节约意识,初衷充满善意。

其实,代表的建议在现实中虽然难具可操作性,但其提到的“不少地方存在浪费,请客大吃大喝,吃不完的饭菜直接倒掉”却也让人感同身受。那到底是哪些人在大吃大喝呢?普通公众吃喝中浪费实不应该,但我们只能做善意的提醒,并无权强行制止。但是对于动用公款大吃大喝的行为,我们则要树立界桩、划定红线。从这个角度讲,代表如果建议设立“公款节食日”就更有现实意义了。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在一些地方的政府部门酒文化更是盛行,迎来送往、检查评比、节日庆典、项目审批……等等,都成了个别公务人员公款吃喝的由头。在不少人心目中俨然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只有贪污受贿才是违法犯罪,没有把钱装入腰包就不算腐败,装进肚子的东西可以理直气壮地报销。

公款吃喝吃垮了公务员的身体,更是吃坏了党风政风,吃掉了民生投入。近些年,公款吃喝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好多地方都曾颁布禁酒令,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例如,河南信阳、商丘等地前段采用“禁酒”铁腕治理公款吃喝,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从全国范围来看,政府部门与国企公务招待费用仍然居高不下。如何降低过高的公务接待消费?有经济学者认为,公务接待的核心是财政制度问题;在一定意义上,所有的腐败都是财政的腐败,没有严格控制的职务消费就成为腐败的渊薮;要让官员们小气起来的根本方法,就是让预算软约束硬起来。笔者对此深表赞同。由于财政预算随意性大,对公款吃喝多停留在曝光、谴责的层面,有的地方“上梁不正下梁歪”,也就无法动摇吃喝腐败的根基。

从长远来看,要堵上公款吃喝浪费的黑洞,应该从制度上升到法律层面,像治理贪污受贿一样治理公务接待浪费与腐败,让公务人员有高昂的违法成本,在公款吃喝时才会有所顾忌。如果公款吃喝被管住,不仅可以节省纳税人的钱,也会引领全社会节俭用餐的风气。这无疑会比全民“节食日”更具现实意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