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崇高审美教育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

2010-01-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何长仁 我有话说

崇高是人类对自我生存境域的心灵超越。与此相对应的崇高审美教育,实际上承担着人性自由和人性完善的重要使命。在人的成长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中,尤其是在中小学的基础教育中,崇高审美教育具有极大的作用。

崇高审美教育是人性教育的必然选择

关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

席勒、蔡元培两位教育理论家那里找到答案。

席勒基于对人性的思考,第一次把崇高审美教育视为人性教育的首选。在《审美教育书简》中,席勒认为,当代社会的主要现象是几乎所有人都在颓废和堕落,这是由于人性的分裂造成的。一方面是人的自主意识已经完全觉醒,另一方面则是感性冲动与理性冲动相分裂,人则陷入这种分裂所造成的整体性与个性、理智与自由的矛盾之中。因此,在人性教育中,强化崇高审美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当然,培育“对美的感知和理解”能力也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有道德修养的人,也就仅仅是那种完全自由的人。”审美教育要“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崇高就应该联合美”。因此他要求个体应对美的事物具有一定的观照能力,并要求审美教育应当把崇高理想、品格、情感等个性素质培养放在首位。这样,才能使人走向最终的自由和完善。

蔡元培基于对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反思,提出了著名的“以美育代宗教”说。蔡元培认为,崇高的教育作用往往高于美的一般教育作用。他说:“以此精神,平时用之于实业,焉得而不发达?”他认为,崇高审美教育可以使人从“美”和“吾人贪恋幸福”等感性享乐之中超越出来,体悟到“与吾人之所谓幸福全然相反”的“动人”之处,亦即实现对当前生存境域的心灵超越。

可以看出,在席勒和蔡元培的美育思想中,崇高、美感与人的自由和完善密切地结合在一起。没有美,人的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就会不断地冲突,没有崇高,就会使人沉溺于感性之中而忘记自己的尊严,美只有联合崇高,审美教育才成为一个整体。

崇高审美教育是中小学实施人性教育的重要基础

一方面,社会对崇高美的精神期求,客观上要求中小学教育必须高度重视崇高审美教育的基础建设工作。塑造人文理想、建设和谐的生存环境,社会向中小学教育发出了响亮的呼唤:美育不应再仅仅局限在语文、美术、音乐等学科的基础训练,而应该充分重视培养普遍的崇高的理想的人性,使学生获得一种全方位的精神的综合协调能力。黑格尔指出:“一个民族只有那些关注天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如果一个民族只是关心眼下脚下的事情,这个民族是没有未来的。”同样,中小学教育如果只关注眼前的升学率,而不是在崇高人格的培养完善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那么这样的教育注定是没有前途的。

另一方面,崇高审美教育作为人性教育的重中之重,集中体现在对学生进行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和谐的人文精神和自由个性的培养上。崇高审美教育本身要求人们必须把握住人性塑造的最佳时期,即以中小学教育为崇高审美教育的基础工程。著名哲学家张世英说:“审美意识的高级形态是崇高,是无限美,它不仅仅是愉悦,而且包含严肃的责任感在内。人能达到这种境界,才算是真正地与无限整体合一,换言之,无限整体或者说无底深渊在这里成了人生的真正家园:人与人之间、人与物之间均无限隔,人可以安居其中,怡然自得。”应该说,“严肃的责任感”、和谐的人格、“怡然自得”的乐观向上精神,这些都与主体追求精神的无限性、永恒性和自由的要求相契合,都是崇高审美教育对人的个性发展所提出的最基本要求。从人的成长教育规律来看,这些最基本的素质,当形成于大学阶段或刚刚步入社会之时,而其素质养成的奠基阶段却在中小学。

崇高审美教育的目标规定性是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遵循

既然崇高审美教育承担着人性完善的使命,那么,对它的实施过程就必然是一种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以人为本、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教育过程。崇高审美教育这一内在的目标规定性,也理应成为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本遵循。

其一,遵循崇高审美教育以人为本的要求,有利于推进中小学教育结构的整体改革。在建构符合人的科学发展规律的创新教育模式过程中,可以使学生摆脱局限、僵化、分裂的自我,获得一种全方位的精神的综合协调能力,从而培养普遍的理想的人性,形成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鲜明个性。

其二,遵循崇高审美教育以人格和谐、完美为目标的前瞻性要求,有利于推动创新教育的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创新教育的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全方位、多层次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以充分体现尊重的教育理念。但不容忽视的是,实现人的和谐、完美应是教育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方共同的目标。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组织者、实施者,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往往决定着创新教育的成功与否。不容否认,当前,在教师中未能从内心深处建立起崇高美感的确有人在。这些人爱岗敬业精神淡漠,自身人格不够和谐,不能专心执教,更甭提如何对学生进行崇高审美教育了。因此,创新教育以教师为主导,“导师”的角色转换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理应是建立在教师职业崇高美的观念基础上的一种角色转换,而不是靠行政命令或短期的业务培训就能达到要求的。这也为教育管理工作者如何培育教师成为具有崇高职业感、具有和谐人格魅力的高素质文化人,提出了历史性的挑战。此外,从情感教育的角度看,崇高审美教育更是对学生的一种情感提升。它的重要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力、审美批判力和审美创造力,为提升社会审美水平、创造美的生活服务,并在此过程中让个人情感得到舒展与宣泄。创新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经常采取课内外研讨和平等交流、对话等方式,积极创造校园诗意的生活,给主体以超越空间、时间以及自我的满足感,进而不断提高人生境界。这无疑就是在践行崇高审美教育的规定性目标和任务。

其三,崇高审美教育是通过美的观念教育来实现人对自我生存境域的心灵超越。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如能真正做到以此为遵循,就会想方设法引导师生从应试教育的那种束缚人性的怪圈中走出来。目前,中小学教育把课程改革作为实施素质教育、开展创新教育的关键。应该说,课程改革重知识技能、重知识基础、重知识形成的过程、重知识的实际应用,都是为了帮助学生建构起合理的知识结构。在课程内容改革上,删除了一些偏难、偏怪的与实际生活脱节的知识。这些,也应视为是培养目标科学化、规格化的重要举措。但是,崇高审美教育同样需要建立起目标量化的科学评价体系。至少,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崇高审美教育不能成为被忽略的对象。需要强调的是,崇高审美教育不专属于某个学科的教学,也不是提倡在所有学科教学中平均使用力量,而是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应充分体现有利于促进人性自由和人性完善的基本教育原则。也即对以人为本、因材施教、自我教育、教学相长等具体原则、要求的综合体现。按此原则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其培养规格应是:具有严肃的社会责任感、和谐的人文精神和创新个性。这不仅是崇高审美教育的终极目的,也应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用以建构各学科合理知识结构的重要依据。

中小学实施创新教育,本质上要求人们从审美角度来实现人对教育自身的生存境域的心灵超越,这是一个系统化的建设工程。只有真正实现了这种超越,中小学的创新教育才算落到了实处。而崇高审美教育的任务落实,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满足社会对中小学的精神期求。

(作者单位:大庆师范学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