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专家学者热议“云南现象”

2010-01-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编者按1月20日本报“文化体制改革版”整版刊发了文化产业的“云南现象”,引起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和评论。

“为什么云南文化产业能走出一条特色发展之路?”“为什么云南能把文化资源优势转

化为产业优势?”“为什么云南文化产业能和旅游业完美结合?”――挖掘“云南现象”背后的内涵和本质,有助于推动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有助于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为此,本刊特收集整理了一部分专家的言论,以飨读者。

观念突破天地宽

王亚南(云南省社科院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

“云南现象”的根本是政府层面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早在1996年就提出了建设“民族文化大省”战略。为什么能提出文化发展战略?那是基于对云南省省情的分析和认识,经济社会相对不发达,发展传统的工业经济不具备优势;科技和人才储备相对不足,发展IT和知识经济等新兴经济也不具备优势。云南怎么办?云南另僻蹊径提出发展“高文化含量的人文经济”,充分发挥了云南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

云南的文化学者也植根多样性的民族文化,“吃民族饭”,对各民族的文化进行深入发掘,再加上与国际民俗文化组织交流较多。尽管云南地处西南边陲,但云南文化发展的理念却并不保守落后,反倒走在全国前列,引领了云南全社会发展文化产业的风气。

这样,观念突破天地宽,云南文化产业基础牢、认识深、启动早,各级领导干部发展文化产业的认识提高、自觉性增强,大胆创新,文化产业增势迅猛,曾出现高达30%的增长,形成文化产业的“云南现象”也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差异化”道路是出路

蒲宇飞(国家信息中心综合部副主任)

“云南现象”是非常值得总结、推广和借鉴的,尤其是西部地区。西部地区有优美的自然风光,如果能像云南一样注入一些文化元素,增加一些文化创意,让生态、文化和旅游有机融合,就能走出一条适合西部发展的“差异化”道路。

改革开放30年来,全国各城市的发展战略趋同,都提出“工业兴市”、“工业立市”,然而经过大规模的招商引资后,一些区位条件不佳、要素禀赋不好的城市处于引资的下风,并不适合发展加工贸易。就需要找到新的发展道路,这也就是“云南现象”的价值所在――扬长避短,“差异化”化发展。

最近,我们在对西藏灵芝发展战略进行规划时,就借用了“云南现象”的启示,将西藏的“神奇、神秘、神韵”相结合,在神奇的自然风光中,发掘文化的神秘,突出旅游的神韵,将生态、文化和旅游结合,形成新的产业,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创意点燃产业活力

陈少峰(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

云南的民族文化资源丰富,但只有通过创意,进行整理发掘后才能形成产业。“云南现象”中最闪亮的也是那些有创意的“亮点”,从丽江古乐到云南印象都是基于创意形成的文化产品。

我们说文化中国,是一个文化资源很丰富的大国。韩国的《大长今》,其中就有许多中国的元素,如儒家文化和中医等。他们把资源转化成文化产业,不仅在东南亚影响很大,在欧美市场也介入了。这个是很大的启发。我们有许多资源,怎么样转换成文化产业?就是要靠现代文化的创意方法。

比如说前一段时间,大家看了电视剧《潜伏》很成功,《潜伏》之后,接着还有许多跟风之作,这当中有好的,也有一般的,还有比较差的。由此看出,不能完全照搬好的做法,产生一个是成功的,如果跟风模仿、批量生产,那就不叫文化创意产品了。文化创意产品,是有文化内涵和创意发挥的产品,就是要强调有创意、有创新、有特点。

文化是文化产业的“根”

吴卫民(云南艺术学院院长)

“云南现象”为什么会有那样大的冲击力?我觉得是源头上对云南本土文化的发掘。比如杨丽萍的舞蹈,就是从云南的山水之间采集的,非常富有生命力。富有冲击力的一些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如果里面没有文化,没有历史,没有生命强力的感受蜿蜒期间,她的作品冲击力不可能有那样大。

“太阳歇息了吗?歇得了。月亮歇息了吗?歇得了。女人歇息了,火塘就息了……”如果一般的歌,一般的讲一点山情野调的民歌,冲击力不大,但是这个融入了多少田间地头一代一代女人的感受,杨丽萍亲自去念。话很简单,却是生命的呐喊,赋有了冲击力。

缺失文化,缺失生命的感受,文化产品就没有冲击力和感染力,就只好大量去模仿,去借脑、借智,这样出来的产品,质量就会很低。反之,“云南现象”告诉我们,有了文化,就有了“根”,拿自己民族的生命感受和情感内容去打动人,形成了特色的文化产品,把文化辐射出去,也增强了文化产品的输出力和影响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