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场静悄悄的变革

2010-01-2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朱振国 李玉兰 我有话说

在北京市,从65中学的“中学生首届世界遗产日活动”到55中学的“多元文化论坛”,从府学胡同小学的《中国特色庙・堂・阁・祠四位一体校园传统文化建筑》校本课程到从黑芝麻胡同小学的“环保意识,爱心行动”……可持续发展教育正在成为众多中小学的常规教育方式。

“可持续”的概念正在推动现有教育进行一

场静悄悄的变革,正促使教育紧密联系人类社会的方方面面,从而培育可持续发展所需的价值观、行为和生活方式。

“可持续发展教育,是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全新的教育理念,是根据可持续发展需要而推行的教育,是21世纪教育的新的作用。它的基本目标就是,帮助受教育者形成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能力、科学知识、价值观念与生活方式,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环境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时龙说。

北京市东城区是全国最早起步实施可持续教育的实验区县之一,现有项目成员校、实验校,以及参加过项目实验活动和培训的学校共计40所。各个项目学校以国家课程为实施载体,分别在语文、数学、外语、政治、地理、历史、心理、劳技、社会等学科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内容,编写了具有东城区地域特征的地方教材《走进东城》。东城区开创了“蓝天工程”,充分利用高等院校重点实验室、天文馆、科技馆等教育资源,形成了包括经济、国防、文化、科技、体育、服务、社会公益等七大类500余家社会单位参与的优质教育资源库,建设成没有围墙的校园,为学生们拓展了学习体验的空间。

地理教师可以让学生经历类似科学家的研究过程,师生共同进行关于臭氧层空洞的研究性学习,学生学习不再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和课本。语文教师在课文分析和鉴赏过程中,注重多元文化思想的渗透,培养学生接受不同文本、不同语境的差异。“学生们在社会优质资源单位的活动和学习中观察、仿效、试验、反思、表述、倾听,开阔了视野,学到了实践知识,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方式。”北京市东城区教育委员会主任蔡福全说,可持续发展教育,卓有成效地推进了学校素质教育。

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本身是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其要点是以可持续发展价值观为指导,着力培养青少年形成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责任感。“可持续发展教育对于学校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时龙说,学校是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载体,这个载体不仅仅在书本,不仅仅在课堂,也在学校的生态环境。我国的很多学校在这方面做了很有意的探索。这不仅仅是节能减排的意义,也使学生亲身感受到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的实际效果。学校为可持续发展服务的重要标志是尽快完成从单一资源消耗单位,向节能减排示范基地转变,以使受教育者在校学习期间就关注并参与解决可持续发展的实际问题。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全国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史根东认为,培养学生可持续学习能力应该是教学模式改革实验的一个目标。可持续学习能力是指后续学习和终生发展所需要的学习能力,具体包括:独立学习知识、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主动提出问题与分析问题的能力;与他人共事、合作解决问题能力;遵循“四个尊重”价值观养成可持续行为习惯与生活方式的能力;主动关注可持续发展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的能力等。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