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处方”大情怀

2010-02-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夏静 我有话说

“25年来,她的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坚持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她坐诊在哪里,病人就跟到哪里,被大家称为‘一剂良药’。”这是近日武汉市初三语文试卷上的作文题材料。

材料中的“她”,就是被誉为“小处方医生”的王争艳。这名普通的社区医生,因为两角钱的“小处方”而闻名江城,被群众推举为“江城好医生

”,并获称“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个人”,专程上门拜访的湖北省省长李鸿忠评价她“小处方、大情怀”。

海选产生的“好医生”

2009年岁末,一场武汉百姓评选“我心目中的好医生”的活动,让武汉市金桥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王争艳成为江城的“焦点人物”。她的故事,穿越了风雪严寒,温暖了无数人的心。

与以往不同,这次活动把推荐“好医生”的第一票交给患者,没有患者推荐,“好医生”不能当选。拥有了“发言权”的市民,表现出空前的参与热情。活动结束时,主办方共收到36000多张选票。

在被推荐者之中,一位“青霉素医生”引起了特别关注。她就是王争艳。在医生争相开好药、用贵药的今天,价格相对低廉的青霉素始终是王争艳的首选药物。最终,她以高票从2万名医生中脱颖而出,名列武汉市30位“我心目中的好医生”。

随着评选活动的深入,王争艳的“传奇故事”逐渐展现在公众面前:一个清贫朴素的社区医生,开出的处方没有一个超过80元,其中甚至发现一张“两角钱处方”;一位医术高超的医生,为许多慕名求医者解除了多年的痛苦;一位视患者为亲人的医生,很多市民成了她的“铁杆粉丝”。

时值武汉市召开“两会”,王争艳也成了代表、委员们的热门话题。武汉市人大代表、湖北省新华医院院长涂远超说:“她是基层好医生的代表;一个医生的价值不应光由职称、职位决定,其实每个患者心里都有一杆秤。

感动江城的“小处方”

当地媒体专门“抽查”了王争艳封存的处方:2008年和2009年两年处方的平均值,只有55元;其中随机抽到的最小处方,只有2角7分钱。那是给一名胃炎患者开的注射针剂,属于同类药品中最便宜的。

家住武汉市后湖社区的杨奶奶,以往带感冒发烧的小孙子上大医院,每次都要花费两三百元。到了王争艳这里,开出的处方只有十几元,药虽不多,却能达到同样的疗效。王争艳解释说,没有诀窍,任何一种病,都有可开可不开的药,都有高中低价位的药物,就看医生一支笔。

62岁的王建生,家住汉口长湖二村。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好几种病,每个月光药费就要花上七八百元。这对于只有千元左右退休金的老人而言,显然是难以承受的。在朋友的推荐下,王建生找到王争艳。仔细检查后,处方开出来了,一个月只需花80多块钱。看过两次病后,王建生的血压就稳住了,血脂也降了下来。他见到人就说,王大夫让他的钱升了值!

在“我心目中的好医生”推荐信上,有病友这样写道:“她时刻为病人着想,是个干干净净的医生。”王争艳自己生活并不富裕,却经常替患者垫钱,如挂号费、药费。但是多年来,她却保持着一个“纪录”:垫出去的钱,从来没有不还的。一个农民工在工地摔伤,连缝合带药费30元,病人只有20元,王争艳垫了10元钱。第二天,一瘸一拐的病人捏着10元钱回来了。真情换来了真诚。

在二十余年的从医生涯中,王争艳坚守着医务工作者的原则“服务患者,不求回报”。她经常真诚地对患者说,“接了你的红包,不是对不起我这身白大褂吗!”

哪里有她坐诊,哪里的病人就会多起来;她不仅是病人的“一剂良方”,也是医院的“一味良药”。汉口医院的负责人说,放她到哪里,哪里的门诊就能“活”。她到金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三个月,这个门诊就扭亏为盈;八个月后,中心的门诊量增长80%,住院病人翻了两番。“小处方”不仅没有“拖垮”医院,反而凝聚了更多的人气。

小诊室里的“大情怀”

2009 年12 月22 日,是55 岁的王争艳退休前最后一天上班。天刚蒙蒙亮,她就顶着刺骨的寒气来到熟悉的诊所,此时早已有病人在外等候了。

王争艳说话语速快、音量大,常常伴有手势,这是长期在嘈杂诊室里工作养成的习惯。不过,她从不打断病人的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她最常用的“仪器”,是那双关节粗大、皮肤粗糙的手。通过这双神奇的手,王争艳可以在几分钟里锁定病源。

对于这双手的“神奇”之处,家住武汉郊区黄陂的农民刘耀东深有体会。几十年来,刘耀东因持续消瘦四处求医,做过很多检查,有一次花费上千元仍无果。抱着一线希望,刘耀东找到了王争艳。耐心地听完病人的感受,王争艳面带笑容开始了她的“检查”,看、触、叩、听,十几分钟之后终于找到了疾病的“根源”,并建议患者对症治疗。后来,身体一天天好起来的刘耀东逢人就夸:“王医生真是神啊!”患者王荣华1998年换上了一种十分罕见的疾病,需要长期住院才能保住性命。正当经济拮据的家人准备放弃治疗时,王争艳给他们带来了生的希望。根据病人的经济情况,王争艳建议患者在医院抢救缓解病情后回家,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然后定期来门诊复查。按照这个方案,患者的生命已经延续了11年。每次谈到王争艳,王荣华憨厚的妻子都会热泪盈眶。

对患者无私的爱,使王争艳有了一群忠实的“粉丝”。这些年,王争艳的工作地点时有变化,然而她走到哪里,患者就跟到哪里。这些“粉丝”中,64岁的钱桂英可以说是一名“铁杆”。说到王争艳,钱桂英老人就有说不完的话,“王医生就是有一颗医者父母心……所以我们铁定一辈子跟着她!”

25年前,王争艳在一代名医裘法祖的课堂上学到了这样一段话:“先看病人,再看片子,最后看检查报告,是为上医;同时看片子和报告,是为中医;只看报告,提笔开药,是为下医。”从此,做一名“上医”就成了她毕生的追求。王争艳常说:“如果每个医生都把病人当熟人,把病人当亲人,那谁都能成为好医生。”她用自己的行动为“上医之境”加入了更加丰富的内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