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德国:110万中小学生不得不课后补习

2010-02-01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驻柏林记者 王怀成 我有话说

德国家长送子女自费上课后补习班的现象越来越多,这表明,他们对于德国的现行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产生怀疑,这是德国贝塔斯曼基金会日前在柏林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中得出的一个结论。该报告称,在德国,有规律地定期上收费课后补习班的中小学生大约有110万人;德国家长们每年为其子女上补习班大约要支出15亿欧元。

塔斯曼基金会研究项目负责人介绍说,德国每4个17岁的中学生中就有一个上过或者正在上自费补习课。目前趋势是,校外补习班的孩子年龄越来越提前,越是在富裕的地区上补习班的比例和花费就越高。

该项目负责人说,大多数家长在孩子上小学阶段就把他们送去参加自费补习班。起初大多以补习德语为主,大约14.8%的四年级小学生在课后补习班中补习德语课程。四年级以后,一般家长们会接受私人培训机构提出的建议,再为其子女选择相应其他升学课程。参与研究的克劳斯・克雷姆教授向德国《世界报》表示,他对这么多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参加课后补习感到意外,这表明孩子这一年龄段时就已经受到来自父母的很大压力。

与克雷姆教授的判断相吻合的是,参加实习并不是那些学习差的、有可能留级的学生,而是学习成绩不错或者很好的学生。他们上补习班的目的显然是为了“好上加好”,为了能够在同龄人中取得更好的竞争优势。调查表明,四分之三的参加自费补习的小学生成绩在中、上以上。

专家们认为,在专业化的指导下,让学生自愿地参加课后补习原则上不是一件坏事。研究也表明,课后补习对于学生的成绩也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但问题是,调查显示,家长和学生们对于在补习班上重温平日课堂讲授内容存在巨大的需求。这表明,学生和家长们对德国的现行教育体系的质量存在巨大的怀疑。作为比较,专家们指出,在芬兰、荷兰和加拿大等国,就几乎不存在希望补习班重复课堂内容的强大需要。

克雷姆教授说,对课后补习需求高,表明一种教育体系中存在缺陷,即学生在课堂上学不会的,在这个体系中得不到帮助,而他必须自己想办法去应对。这种社会需要会导致一种消极后果,那就是出现一个与公共教育体系平行的私人支持性的教育体系,并因此产生“双重教育社会”和教育两极分化。因为,毕竟私人教育体系是昂贵的,低收入家庭是不能真正享受到的。德国教师联合会对于该研究结果感到不安,也认为这种趋势有可能导致中小学教育的两极分化。从这次的调查中就能看出,德国富裕地区为孩子课后补习平均每月花113欧元,而经济不发达地区平均只有74欧元。

德国政界和教师联合会对于这个报告的第一个反应是,要强调重视教育机会公平性。德国社民党教育政策发言人迪特・罗斯曼对《世界报》说:“我们必须注意到,公立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最终受到打击的是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孩子。”德国教师工会负责人德默尔女士认为,越来越多的学生参加以父母金钱作后盾的课后自费补习,降低了社会的教育公正性。贝塔斯曼基金会主席约尔格・德雷格尔认为,补习班热也反映出家长们对于现有教育体制不满,认为他们的孩子在学校里得不到足够和有效的学习,因为在一个机会平等的教育系统中,这种额外补习应该是多余的。

德国的教育属于联邦州事务,各地教育体系不完全一样,质量也有差别。最近几年在欧洲和国际上的一些教学评比中,德国整体教育质量排名不理想,相关报告也曾对德国的公共教育质量提出批评。德国很多家长对此感到不安。教育专家表示,家长总是想让自己的孩子出类拔萃,这无可非议,但课后补习班并非对所有人都合适。

(本报柏林1月31日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