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张家界“乾坤柱”不是私有财产

2010-0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陈珠 我有话说

日前,湖南张家界景区有关部门将景区内的“乾坤柱”景点更名为“哈利路亚山”,并举行了更名仪式。有关人士声称,“虽然张家界是国内一流景点,但在国外并不知名,通过更名可以提高张家界在国外的名气”;“乾坤柱更名为《阿凡达》哈利路亚山是顺应了景区原住居民和广大游客的心声”;“乾坤柱更名,证明张家界是世

界的,而且,更名后,它并不是不叫乾坤柱了,仍旧保留乾坤柱的名字”。这种做法很难不让人质疑。

首先,张家界景点并非“国外不知名”。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集“山俊、峰奇、水秀、峡幽、洞美”于一体,风光秀美,鬼斧神工,堪称人间奇迹。“乾坤柱”是张家界“三千奇峰”中的一座,顶部植被郁郁葱葱,峰体造型奇特,垂直节理切割明显,仿若刀劈斧削般巍巍屹立于张家界,有顶天立地之势,故名乾坤柱。1992年12月,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标志着张家界景区已经从过去的中国风景名胜区跃升为需要世界共同保护的“世界自然遗产”。张家界不仅属于世界,而且已经走向世界,并非没有国际知名度。况且,倘若果真如这些操作更名的人所称,电影《阿凡达》外景是取自张家界,那么一个世界知名导演不远万里跑到张家界景区来取景,难道还能妄说张家界景区在“国外并不知名”吗?

其次,地名更名应该守规矩。地名是人们生产、生活和交往的重要工具。解决一地多名、一名多写、重名、拼写不统一等地名不规范问题,实现地名国际标准化是世界各国共同努力的目标。为适应各国之间经济、军事、文化交流等各项事业发展需要,联合国经社理事会于1960年成立了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并每两年召开一次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从1967年起每5年召开一次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地名的国际标准化问题并相应作出决议。我国政府多次派代表团参加联合国地名专家组会议和地名标准化会议。关于外来语地名问题,联合国地名标准化会议决议指出:“认识到人们希望控制使用外来语地名。建议在地名国际标准化中,要尽量少使用外来语地名来命名那些完全位于一个国家内的地理实体”。国务院1986年发布的《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地名应当保持相对稳定,必须命名和更名时,应当按照规定的原则和审批权限报经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决定。条例还规定,国内外著名的或者涉及两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上的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理实体名称,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意见,报国务院审批。张家界景区是国内外著名的自然地理实体,如果更名必须要报经国务院审批;“乾坤柱”是张家界景区内的一个有名的景点,其更名虽然不用报经国务院审批,但也应当按照相关程序、由有关主管部门办理,而不是由张家界景区的一些单位和人员擅自变更。

第三,地名更名应当真正顺应民意。我国是文明古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地名是这种历史文化的承载者之一。因此,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地名命名、更名问题上一直持慎重态度,要求地名的命名、更名要反映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理特征。《地名管理条例》规定地名的命名要尊重当地群众的愿望,与有关各方协商一致;在地名更名问题上,可改可不改的和当地群众不同意改的地名,不要更改。据张家界更名提议者称,将“乾坤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是为了“顺应了景区原住居民和广大游客的心声”。而据目前的新浪网调查,近90%的网友都认为更名丢掉了中国文化元素。这样的结果很难说是“改名顺应了民意”。

最后,“乾坤柱”更名是一种浮躁心态的反映。为了提高知名度、发展地方经济而抓住机会进行适当的营销策划本来无可厚非,但仅凭一部外来影片的热映,就要把一个有名景点长期使用的名字更名为电影中的虚拟名字,未免显出提议者的浅薄浮躁。一个著名景点,可以被不同的文艺作品取景,艺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阿凡达》绝非是一部空前绝后的影片,当前《阿凡达》火了,就把“乾坤柱”改成“哈利路亚山”。如果今后再出现比《阿凡达》更火的作品,里面再有对此地新的地名,“乾坤柱”是否还得更名?先有“乾坤柱”,后有《阿凡达》,现在居然上演了“乾坤柱”更名为“哈利路亚山”这种舍本求末的情况。此时,我们不应忘记前些年张家界因无节制超容量开发曾受到世界自然遗产委员会黄牌警告事件。

“乾坤柱”景点是大自然赐予张家界景区的礼物,是属于全体国人的,是属于世界人民的,不是张家界景区一些单位和人员的私有财产,名字不能说改就改。在此事件上,有关主管部门不应失声,应该有所作为,不能任凭改名者胡作非为。同时,有关方面也应该抓紧修改完善有关地名管理法规,明确处罚条款,从制度上减少类似情况的出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