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论点摘编

2010-02-02 来源:光明日报  我有话说

哲学的文化性与文化的哲学性

有关文化哲学的研究是近年哲学领域的一个热点。文化哲学可以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另一种是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前者显示哲学的文化性,后者显示文化的哲学性。就其与哲学的关系而言,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可能扬弃哲学,却不会规范

地解决哲学问题,扬弃哲学具有超出哲学的现实意义;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或者成为哲学的一个普通下属学科,是哲学原则的自我印证,或者尽可能直面现实而野性地埋葬哲学,从而文化哲学亦不必还是文化“哲学”。但上述几点结论只是形式上的,因为就内容而言,它们乃是问题和疑难的临时总结,有待进一步探讨。

《求是学刊》2009年第6期马天俊文

生态女性主义研究综述

女性主义和环境保护运动有着密切联系,这一思想基本上构成了国内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概念的核心诠释。目前,中国学者对生态女性主义的关注与思考,主要体现于概念解析、流派述评、内容透视、跨学科比较上,形成了诸多阶段性的成果,为人们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研究生态问题、评价现代科学提供了新颖的视角,具有相当大的思想价值。但是,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前提――女性与自然具有密切的联系,仍然存在诸多可疑之处,其根本性的理论假设和实践上的可操作性,都等待着学者们的后续研究;而且,生态女性主义带有强烈的乌托邦色彩。这些研究空白,为生态女性主义的“中国化”留下了很大发展空间。然而,应当看到,虽然目前生态女性主义理论存在诸多问题,但它表现出了对于女性的真切关怀,开辟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研究领域,其理论价值不可忽视。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9年第12期贾靓文

后现代政治视野中的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

时至今日,20世纪西方政治文化格局中各种思想力量仍然在不断变换重组,意识形态与文化政治台面上各种思想派别的博弈对比也正在进行中,解构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交锋因此更加惹人注目。或许正是在这样一个时刻,重新思考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张力和批判立场、重建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观念,才显得更加重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总体性”含有内在的批判精神,它不是一种普适性理论命题,而是一种重要的提问方式和理性逻辑,与它的批判理论在批判性哲学精神上是一致的。在当下资本主义的全球叙事正向纵深发展,而后现代主义不但没有展现出把握社会发展整体性规划与预想能力,且随着它的政治扩散,社会文化价值的裂变与挑战更加严重的情形下,马克思主义批评理论的思想张力给我们提供的思想启发无疑是重大的。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第6期段吉方文

人的生命价值与死亡的超越

生命与死亡是哲学不可回避且历久弥新的话题,亦是人类锲而不舍、苦苦探索的千古之谜。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死亡的超越,可以反观人们的生活境界和生命价值,并由此转化为规划人生的重要资源。中外的先人、圣哲对生死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他们平静、从容、高尚、尊严地面对死亡与死亡后的世界,在充盈精神的信仰力量中获得超越死亡的永恒意义。而现代人无论是对于死亡问题的思考,还是在死亡品质的获得上却远远低于古人。现代人若要解决死亡的系列问题,重新开启沟通生死的大门,必须在现世的生命中寻找智慧之源。现代人应该从琐碎的、日常的、感性的生活中摆脱出来,上升到生命的层次,从个我化的人生观上升到类我化的价值层次,让当下此在的生活迈进永恒无限的生命洪流中,在蓬勃的、鲜活的、富于朝气的生命中来思索、判别生命的意义和死亡的价值,幸福的生,平和的死,最终接受死亡、敬畏死亡、超越生死。可以这么说,当生与死融入爱、善、美、真理的光辉之中,死亡这个历久弥新的困惑便瞬间焕发出永恒的光彩与魅力,洞烛着人类黯淡的心灵和蒙昧的内心世界。

《江汉论坛》2009年第12期康琼文

当今《诗经》研究之困境与心理学的思考

当今《诗经》研究面临的困境有《诗经》文本的不确定性、历史文献与“地下证据”难以取舍、《诗经》中诗歌的起源观点的不统一以及《诗经》研究能否达到客观性等疑惑。国外研究者采用认知诗学等方法论对《荷马史诗》进行的研究,有深远的借鉴意义,而从心理的客观性的视角来进行研究,可成为《诗经》研究的新思路。我们每个人都会将《诗经》读出不同的韵味,为什么?这就应当从我们的大脑内部寻找基础,因为“诗”本身是人类大脑的产物,而对“诗”的倾听、阅读和理解,也只有人类的大脑才能完成。将当今心理科学对于人类大脑及心理的研究发现应用于《诗经》的研究之上,而不是将某个研究者的主观推断视为权威意见,可以体现《诗经》研究的客观性。

《广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1期张敏、申荷永文

建构中国哲学原理的初步思考

揭示中国哲学的潜在系统是现代学界的使命。完成这一重大课题是可能的,一些学界前辈的研究为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反身叩问是领会中国哲学的门径,把握心灵结构是关键的环节。中国哲学原理可分为大化论、心性论、知行论;天生人,人法天,构成其逻辑系统。其中,心性论是核心与重点,先哲揭示了人类心灵感性、知性、志性层面的诸要素,尤其在第三层面的论述上大显精彩。中国哲学因此给人以安身立命的家园,可以有效地克服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能为当代的道德重建与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丰富的思想资源;而从“内圣”方面发掘中国哲学的潜在系统,使之具有基本原理形态,它作为人文文化的宝贵财富必将走向世界,走向未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社会科学战线》2009年第12期胡家祥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