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的新研究

2010-02-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朱传? 我有话说

“主体性和主体间性”是当代哲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课题,也是人学研究的核心问题。近年来有关西方哲学的研究专著出版不少,但对西方哲学主流趋向作整合性研究的专著却不多见,对“主体性和主体间性”问题进行开拓性的创新研究的专著更为罕见。段德智教授的新作《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的超越》(人民出版社200

9年出版)是从宏观线索上对西方哲学主流趋向进行整合性研究的专著。其中对主体性的生成、发展、内在机制和演进的终极趋向进行了跨越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分析考察,逻辑地、历史地和辩证地阐释和论证了“主体生成”的诸多基本问题与基本概念,是一部富有独到见解和理论价值的学术专著。

首先,这部专著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已经产生和当代西方哲学充分发展的境遇下,以完全不同的出发点和理路来展开对“主体生成论”的研究和论述的,从而建立起一个新的关于“主体生成”的理论体系,这是作者对复杂哲学问题作整合性的创新研究的首要之点。

其次,该书创新研究的又一点,是对西方“主体死亡论”作了独到的分析和解释。纵观全书的一个根本出发点,就是作者认为,作为主体的人不是一种“现成”的存在者,而是一种处于“生成”着的存在者。所以,作为主体的人首先就是“生成着的”、“未完成的”和“面向未来而存在”的。不仅如此,而且作为主体的人,还同时意识到和言说到自己的生成性、未完成性和面向未来而在性。其中“面向未来而在性”是人之所以成为一个主体或之所以具有主体性的关键所在,进而言之,它是人的主体性之根本。研究人作为主体或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发展的学问,就是“主体生成论”。因而,“主体生成论”面临着当代西方“主体死亡论”的挑战。必须首先直面这种挑战,对它作出“回应和扬弃”。就如何回应和扬弃“主体死亡论”这一论题,作者进行了独到的分析研究和深刻阐述。作者认为,西方近现代以来的哲学史或思想史是一部主体性哲学从兴盛到衰落的历史。为此,作者历史地分析考察了从笛卡尔开始的近现代主体性哲学和继之而来的尼采、福柯、海德格尔关于“主体死亡论”的逻辑进程和存在的问题。指出,所谓“主体死亡论”无非是对近现代哲学对主体性原则的绝对化的反对,而且他们所提出的“主体间性”等问题和主体性依然存在着内在联系。进而深刻指出其“主体死亡论”不是对近现代主体性哲学的理性认知主体的全盘否定,而只是对理性认知主体的“基础”作用和“根据”作用的霸权地位的否定。其本质不过是另一类型的主体论哲学,或者是力图对近代主体论哲学的一种修正。书中通过对理性认知主体背后的“本原”、“基础”、“根据”的追问,同时也就深化、丰富和发展了主体概念。如尼采的主体的非理性方面;福柯提出除了认识主体外还有其他类型的主体;海德格尔提出要返回到作为人的“此在”的本己性和整体性;如此等等随着主体概念研究的深化和发展不可避免地孕育出了多姿多彩的当代西方的主体间性哲学。尼采、福柯、海德格尔的主体性哲学也就成了从近现代哲学到当代主体间性哲学的过渡环节或桥梁。因此作者在书中明确论证了“主体死亡论”实际上是“主体生成”过程中的一种特殊形态。“主体死亡论”就实实在在地被扬弃而包含在“主体生成论”中,成为“主体生成论”的一个环节,从而表明从“主体死亡论”到“主体生成论”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再次,作者研究理路的原则具有鲜明的创新特色。作者虽然是从历史和逻辑两个向度考察了西方哲学的主体生成论,但却有其独特创新之处;作者从客观的视角把西方主体生成论分为大陆理性派哲学到康德的先验哲学再到胡塞尔的现象学、从英国经验论到实证主义和逻辑实证主义、人本主义,进而在此基础上又微观考察了西方哲学家关于主体生成的论述以及从主体性到主体间性的发展进程,分析比较了不同哲学家、不同思潮之间在主体生成论这一问题上的差别、特点和内在联系。在逻辑的向度,作者考察了主体的结构性的内在矛盾与主体生成性以及主体间性的本体论基础――关系本体论、社会本体论和实践本体论,分析了主体生成论的最终归宿,考察了西方哲学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主体生成论最终归宿的论述,由此建立一种“希望人学”的理论旨趣。

最后,可以说,《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的超越》是一部“以问题为中心”的西方哲学史,从现有出版的西方哲史著作,多是以国别或以有影响的哲学家为切入点,予以历史地叙述,很少以哲学问题为中心历史地和逻辑地论述。而这部著作,以“主体性、主体间性”为切入点,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主义分析方法,历史和逻辑相一致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方法,对跨越古代、近现代和当代的整个西方哲学发展历程和发展的内在逻辑进行了深刻的学术梳理,以清晰的逻辑体系和有力的理论论说,彰显了主体生成论对主体死亡论的超越及其最终归宿。因此说这部著作是“以问题为中心”的西方哲学史。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哲学系)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