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激情岁月 豪迈人生

2010-02-0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维青 我有话说

每一段历史都会因弄潮者凸显其时代特点,也会有大众推崇的时尚风格。一部著作,如果能把握住其时代特点和风尚,触发的心灵感应,必定会跨越时代的界限。《去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正是这样一部著作,它通过一个个真实的人生片断,记录了一批才华横溢的时代骄子充满理想与信念的激情,历经风雨与艰难的奋斗,不

计得失舍家为国的奉献。国家的繁荣、边疆的稳定与发展,就是他们大爱无疆的收获。

生动的细节,展示了壮志激情与时代精神。这是一部以叙事为主体结构的书,该书的着力之处在于把个体珍视的人生片段与引领时代大潮的社会风尚融会贯穿,将青年学子的热血激情,升华为国家民族的期望与重托。新中国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人才奇缺。但是,为了边疆的开发建设,国家从国内名牌大学划拨大批分配名额,鼓励青年学生到边疆去,这些学子们也把这视为党和国家赋予自己的崇高使命。

一位五十年代初到新疆的大学生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了中国的解放,献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我们还有什么个人得失可计较呢。去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就是我当年毕业时的最大愿望。”边疆――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点燃了他们生命的激情。1951年,卫生部在北京召开了少数民族卫生工作会议,会上传达了新疆缺医少药的消息,北京医科大学涌动了,大学生们积极报名。首批支援新疆卫生防疫队的27名大学生临行前,受到周恩来总理接见。周总理赞扬勉励的话语,激励了他们在新疆奋斗一生。

写实的笔法,记录下崇高境界与奋斗人生。《去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中的许多篇章,都经过了对主人公经历的实地调查与资料考证,或来源于当事人的口述笔录,或依托于相关的文献书刊。但实录不等同于汇编。等同亲历式的创作,又使其与一般意义上的传记或报告文学有着显著的不同,似乎是在验证这样一句老话:生活本身比任何作品都更为生动。

从著名高校到西北边陲,把一生献给边疆,是书中主人公共有的经历,但个体呈现的方式与过程却因人而异。本书在这种相通与差别的交织中,根据每位主人公的各自气质,选取最富个性特征的切入点,既精华提炼式的表现了众多人物数十年的人生历程,又通过角度与场景的转换避免了似曾相识的模式性叙述。纵览全书,我们看到的是:在经济、教育、气象、工程、考古、新闻等各行业,来自祖国内地的学子,用他们激情踏就的脚印,勾勒出执著于信念的人生之路。

无悔的故事,寄托在边疆安宁与国家繁盛。如果说,人生的起点关键在于选择,那么当回顾总结时,最需要的是价值的评判,以此得到对信念追求的肯定。对于将全部情感都融入祖国西部边疆的人们,追求、拼搏、奉献,可以让他们的一生俯仰无愧;而只有边疆因他们的努力而发展,国家因他们的贡献而昌盛时,才能用无怨无悔来概括他们的一生。

一位英姿勃发、曾参加过党的地下工作的女生,选择了考古这一注定要与艰苦相伴的专业,她从北大毕业后就奔赴新疆,一辈子进出死亡之海的沙漠、勇闯生命禁区罗布泊荒原。五十年代初,两位同济大学的学友,在桥隧班提前两年结业,为了赶着参加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重点工程――兰新铁路的建设。从此,与铁轨一同向西、向西,不断延伸。一位读者说:“五六十年代来的那些大学生,毕业于中国著名高校,一脸朝气,一身才气,扎根新疆,建设新疆,他们的理想,他们的奋斗,都在感染着我们。”

还有两弹元勋邓稼先、献身罗布泊的彭加木,这些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名字,都曾与新疆结下不解之缘。尽管在书中没有刻意去描述他们事业的辉煌与成果的丰厚,但是由于将他们的人生经历归入了时代的经纬,编织出的便是边疆发展变化日新月异的图景。由此,不仅彰显了一代学子信念的执著、境界的崇高,而且用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吟唱着一曲真实感人的时代之歌。

《去新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青青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