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玉蟾岩遗址考古研究有重大进展

2010-02-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龙军 我有话说

本报长沙2月7日电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进行发掘的玉蟾岩遗址正在进行后期的资料整理,其研究成果正陆续发表。美国《考古科学杂志》2009年第36卷刊发了题为《旧石器晚期末的资源强化:以中国南部为视角》的中美合作研究成果之一。

玉蟾岩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遗

址位于湖南省道县西北20公里寿雁镇,是一处文化性质单纯、文化内涵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距今约1万年以前。中美合作发掘玉蟾岩遗址,是经国务院正式批准的。1993年和1995年,在该遗址连续发掘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栽培稻标本和最早的陶制品,被评为中国20世纪最重要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引起世界轰动。

资源强化利用常被考古学家视为从定居走向农业生产的先兆。在中国旧石器晚期末,资源强化也常被作为定居和农业开始的重要初期形式。美国《考古科学杂志》刊发的《旧石器晚期末的资源强化:以中国南部为视角》,即是以2004―2005年中美合作在玉蟾岩发掘所获得的动物骨骼标本为主要研究资料,并参考此前1993、1995年两次发掘的资料,对这一问题所进行的一次探索和讨论。

文中运用一系列动物考古埋藏学分析方法和详尽的量化统计,全面分析了遗址中的动物遗存。尤其着重于对哺乳动物骨骼内营养成分处理程度的分析,认为这是遗址可能存在资源强化利用的一个标志。同时,作者也讨论了玉蟾岩遗址动物埋藏分析中的几个存在矛盾及待解决的问题,如松质骨数量的缺少问题,它既与选择性输入无关,也与动物的咀咬、破坏和后期地质的沉积作用不存在关系;骨骼上少见切割痕迹,尤其是石器砍砸的痕迹,而大量的骨骼破裂试验均证明此类遗存会保存有较多的石器砍痕。

最后,作者认为玉蟾岩遗址所呈现的资源强化这种趋势是否标志着与先前食物消费模式的一种绝离,仍需要对中国南部更新世晚期大量遗址的资料的收集与研究。而大范围内地与近东考古学研究的比较研究,将有利于探讨中国南部旧石器晚期末的人类处于何种程度的资源压力状况。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