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经典精神照耀下的文学批评

2010-02-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冶进海 我有话说

这是一片纯粹的文学批评天地,平易流畅好懂的文字中,没有不着边际的理论套话,也没有堂而皇之的“捧杀”或“骂杀”。这里只有对当下文学生态和文学现场的真切关注。评论者对照古今中外的经典作品,指出中国当下小说的价值和位置,成功与不足,倾泻着满腹的才情和层层推进的思考。这样的文学批评,往往给读者一种错

觉,仿佛你跟一位智者在亲切交谈那块熟悉的文学天地。这种交谈里,有明确的价值立场,有严格的专业品质,哪儿好哪儿不好,完全是喜爱之后的自然流露,是长时间观望后的公正判断。

《活文学之魅》共42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辑《新世纪文学场》,纵横之间,勾勒了当下文学生态中出现的新情境,涉及了应试教育下的文学教育缺失的后果,当下年轻人阅读趣味的根由,以及关于中国作家与文学现状,新活力作家群的传承与创新,新世纪中国文学批评的危机与生机等重要论题。其中,叙文学思潮,写文学现场,评论者都以史识穿透文学现象,大气而精准地对混乱无序的阅读时代进行了清醒的审视和梳理。许多困惑多年的问题,在这里会迎刃而解。

第二辑《文人或文本》里,施战军先生怀揣着对“经典文学”的理想,评论当下活跃的中青年作家及作品,迟子建、李洱、刘醒龙、林白、毕飞宇、魏微……完全是深入肌理的,抽丝剥茧的,说不出的真切与韵味。像那篇对魏微的评论,几乎是忧伤而华美的诗章,读了再读,仍会爱不释手。这些评论文字如此地熨帖,在指向作品最本真的一面的同时,仔细地梳理着作家的文学世界,让读者看到活生生的文学现场。当然,施战军肯定不是好好先生,他说一个作家,会说得心服口服,来由十足。他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以古往今来的经典文本作为坐标,指出作家作品的向度和纬度,从而使有思考的作家建立新的审美标准,诞生新的思想导向,走出自以为是的、偏执平庸的写作路向。也就是说,对作家而言,这样的文学批评,有拨云见日的效果,让作家看清立足的位置,而不是一味去逐日。

第三辑《史与识》中,作者有意识地整理着中国的乡土文学和城市文学现象。我们会读到他对乡土文学这一概念的估量与消解,指出了乡土小说中作家们过重的知识分子情结,以及由此带来的遮蔽性后果;同时对城市文学的追根溯源,指出与乡土文学发生位移的可能性;另外,对成长小说的现象分析,作者列举了古今中外三十多位作家的成长作品,在集中阅读后的纵横比较中,我们看到施战军先生对中国式成长小说中常常出现的“无力青年”的一种低沉的惋惜;还有对茹志娟小说的重新估量,都是立足于作品,有着高屋建瓴的认知,展示着严谨的学风和不息的精神探索。

“离作品近些,离作者远些”,施战军先生如是说,也在身体力行。在他看来,文学批评是一叶轻灵的摆渡之舟,作品本身的好坏是能否得到摆渡的唯一条件。读他的批评,犹如在一个摆渡者身后,穿越激流暗礁,倾听天地大声,领会文学的无限风光,培养内心的浩然之气。

“如果非要死抱着权威观点不放,我们的研究与评论也就可能丧失了对于文学现场的有机的鲜活的创造性参与功能。”在《活文学之魅》中,很少看到引用西方文艺理论界中权威们的话语。以西方文论来评论中国作品,本来就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中间人为地附加了一层色彩。所以,这本书最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施战军先生把中国当下文学生态、当代作家作品放置于中外经典作品的参照系中,指出当下作家们拥有的魅性和得失的同时,用“宽厚”、“伤怀”、“入化”、“复魅”、“混响”、“隐秘”、“水火相容”、“隐约”、“丰盈”等,有意识地建构着中国文学批评的话语体系,让文学批评在洗尽铅华的朴素中,找出和中国文学心性相通的词句来。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