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印象”系列的启示

2010-02-2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文化论坛 我有话说

“印象刘三姐”自2004年3月20日正式公演以来,已经六年。六年来,张艺谋和他的团队以“印象刘三姐”为蓝本,打造了“印象・丽江”、“印象西湖”、“印象海南岛”以及2010年1月24日试演的“印象大红袍”五个各具独特魅力的“山水实景”大戏,渐露品牌端倪。

文化产业是生产销售与人们精神消费商品相关的产业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创意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手段。而在文化产业属性中,文化产业是经济体系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张艺谋在打造“印象”时,坚持创意第一,使得每一个“印象”都不是简单复制和重复:在“印象刘三姐”中,炫魅灯光造成极大的视觉冲击力,令观众目不暇接;而在“印象大红袍”的创意中,360度旋转观众席和矩阵式实景电影的使用,令1988个观众席5分钟内即可完成一次360度旋转,可谓匠心独运。

用好独特魅力资源是文化产业成功的一条成功经验。文化产品有没有内涵,取决于使用什么样的魅力资源。“印象”系列里,魅力资源得到充分使用:“印象刘三姐”中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经典山歌、民族风情、漓江渔火等元素的创新组合;“印象丽江”里的玉龙雪山、丽江古城、三朵神和少数民族歌舞与服饰的展现;“印象大红袍”中武夷山著名的大王峰、玉女峰及九曲溪水、大红袍茶树的活灵活现。这些资源,在单独使用时未必有魅力,创新组合后,魅力无限。当然,如果没有张艺谋和他的”印象“系列,这些资源充其量只能算是旅游要素,但有了印象,这些资源就可以转化成为资产。创意+资源整合,成就了“印象”之美。

文化产业项目成功的基本条件很多,比如:尊重产业特征,遵守经济规律,按市场机制办事;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意是根本手段;围绕产业链制定经营战略;创新以及知识产权保护;娱乐性、体验性、参与性;优秀的商业模式;成熟、规范的经纪;实现规模化生产;国际化、市场化视野;技术先导、专业化分工;投融资相结合,化解资本投入难题;创造品牌,实现无形资产的积累等。其中,创建品牌是中国文化产业发达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文化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张艺谋品牌”亟待转化成“印象品牌”。文化产业在中国的发展才刚刚起步,当世界旅游组织官员赞美“印象刘三姐”“是全世界看不到的演出,从地球上任何地方买张机票来看再飞回去都值得”时,我们大可不必狂妄自大,真的认为“世界第一”;当少数人认为“印象系列”除了烧钱作“秀”并遭炮轰时,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只要按照产业规律去做,“印象”系列一定能够走出一个新天地。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