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从歌剧《白毛女》重演看民族歌剧现代化

2010-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卜大炜 我有话说

近日,歌剧《白毛女》在京津两地重新上演,这部诞生在延安时期的歌剧常被人称之为中国第一部民族“新歌剧”,它让我们再次审视中国歌剧的探索之路。

不知何时,西洋歌剧悄然进入了中国,它的艺术魅力吸引了众多爱好者,这种魅力主要是来自其外在艺术形态,并激发了人们打造中国民族歌剧的兴趣和热情。每一

部民族歌剧的创作者都试图找到一种令民众喜闻乐见的声乐写作形态,而争论的焦点也正在于声乐写作形态上。

任何一种民族歌剧的声乐写作形态都是植根于这个民族的文化和语言沃土之上的。西洋歌剧发祥于印欧语系拉丁语族中的意大利语,经历了文艺复兴的文化洗礼,从威尔第、罗西尼、贝利尼、多尼采蒂等人的早期和美声时期歌剧,发展为以威尔第和普契尼等人为高峰的现代歌剧,并从意大利歌剧中派生出法国歌剧、德国歌剧以及欧洲其他民族乐派的歌剧。西洋歌剧的声乐写作形态虽经格鲁克、瓦格纳等人的改革,但与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一脉相承,没有受到其他文化板块的挤压,因此其发展是延续的。在中国,如果说《白毛女》是“新歌剧”,那么在它之前中国也是有歌剧的。我国早期的音乐学家王光祈在《论中国古典歌剧》中就提出,昆曲就是中国的古典歌剧。由此,我国以京剧为代表及多种地方戏的诸多戏曲剧种都可视为我们民族的古典歌剧,这些戏曲的声乐写作浓缩和夸张了汉语的优美音韵,是音乐与汉语的最佳结合,是民众喜闻乐见的。这些戏曲本应该也像西洋歌剧那样一路发展为现代歌剧,然而,自鸦片战争以来的外来文化入侵、冲击,再经历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国古典歌剧所依存的文化环境产生了震荡和突变,新的文体与古典歌剧的声乐写作形态无法匹配了,原有的古典歌剧形态无法和新文化对接了,因此,中国古典歌剧没能渐变为现代歌剧。

《白毛女》的声乐写作是站在新文化和现代语言的角度,因此称之为“新歌剧”。它将西洋歌剧咏叹调、中国戏曲唱腔和民歌元素熔为一炉,从而与民族古典歌剧的声乐写作形态进行了成功的对接,这种对接为民众所喜闻乐见,成为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声乐写作手法并融合了中国民族声乐写作形态的成功典范。《白毛女》的诞生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之门,然而,《白毛女》的成功并不是探索的终点和唯一出路,其后在不同的文化历史时期,人们从不同角度对“新歌剧”进行着探索。这些“新歌剧”大都引入了和声和多声部等源自西方的写作技巧,但在新的“声腔”也就是“咏叹调”旋律写作方面的探索是艰难的,因为新的文化形态和文化意识与我们固有的语音体系存在裂隙,夹杂着外来文化影响的文体及文体似乎需要外来调式相配,却与汉语语音的四声及方正的节奏形成无法回避的矛盾。于是人们尝试用不同的风格来弥合这种裂隙。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原创歌剧中的“板腔体”唱段以浓郁的戏曲风格唱遍大江南北。六七十年代的现代戏虽属戏曲,属于古典歌剧的形态,却局部融入了歌曲和西洋歌剧咏叹调的元素。不久前有京剧《弄臣》,更是咏叹调式的京剧。近年来,有作曲家在歌剧创作中以大小调与五声性的戏曲音调相结合,并加以发展和再现等作曲手法,取得了出色的效果,堪称“戏曲咏叹调”。这些创作都是在声乐写作形态方面探索中国“新歌剧”与中国古典歌剧的对接之路。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