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小剧场里的泡沫与真金

2010-02-25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水晶 我有话说

“振兴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成为当下最热门的议题,在憧憬着像华谊兄弟、橙天娱乐等一样上市的“文化创富”愿景下,小剧场戏剧也早早地从2000年前艺术当道转型为“娱乐做主”。近年来的小剧场戏剧已经从当年“看不懂”的小众文化,变身为“大家乐”型的通俗搞笑面目。民间投资热,更令当下的小剧场戏剧作品泥沙俱下,

品质渐趋浮躁浅薄。题材的通俗化与创作的潦草粗率,让去小剧场看话剧从“非常时髦”变成“非常危险”,烂戏扎堆的现象也使许多资深戏剧观众不再进小剧场。更糟糕的是,一些本来就没有什么艺术观赏价值的小剧场演出,干脆亮出“小品+荤段子”的招数,直接向低俗看齐,许多低级的黄色笑话引来观众不满与投诉。

这些现象探其根源,仍然要回到文化产业市场化过程中的价值评判体系混乱问题。和三鹿牛奶等食品安全问题不同,虽然同为消费品,但看一部烂戏似乎远不会危胁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一般情况下,戏剧市场或其他文化产品市场是无需官方的质检体系介入的。

小剧场戏剧当前的作品中有90%均为民间资本或非国有院团生产和演出,所以这些作品自然不在官方评价与鉴定范围之内,没有了所谓体制的约束,各剧目便放胆在各自的海报与宣传文章中给自己冠以“年度最……”的不同名头,用来招徕观众、吸引目光。这种在其他行业和工商局的广告管理规范中被明令禁止的宣传方式,在小剧场戏剧商业竞争中却成了普遍运用的手段,一些“XXX次掌声、XXX次笑声”等无法验证的“科学数据”也变成小剧场戏剧的专用宣传术语,如同夜间电视购物频道里的“专家论道”。

没有官方的质检体系,制作方又各自乱吹一通,剩下可供参考的便只余媒体和畏首畏脚的独立评论。没有客观评判的小剧场戏剧也必然走向疯狂的泡沫。作为文化商品的一种,小剧场戏剧已经开始为它的集体品质下滑付出代价。2009年下半年以来,戏剧市场在演出市场中“一枝独秀”的局面开始迅速崩盘,大量入市的小剧场戏剧作品更是令市场急剧滑坡,2009年上半年“是个戏就能卖票”的局面,已经被下半年“没有戏能卖完”的情况所替代,就连孟京辉《两个狗的生活意见》也不例外。究其原因,就是因为2009年以来小剧场戏剧数量猛增,但好戏比例越来越小,导致观众对小剧场戏剧的满意度平均值越来越低,改“用手买票”为“用脚投票”。

香港话剧团《洋麻将》一剧的导演李国威近期在北京与观众交流时,谈到他上世纪80年代由一个理工科学生转行戏剧时的最初理想与冲动,他说:小剧场的实验性与可能性让我觉得,在剧场里可以解答我对于许多事情的疑问与思考,比如我们如何看待人性、看待生命、看待我们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等等,甚至我们如何看待宗教、看待神。小剧场的核心魅力在于它能提供思考和自省的机会,如果只有搞笑或娱乐,那真的不必站到舞台上。

对于许多真正喜欢小剧场戏剧和曾经看到过高品质小剧场戏剧作品的观众而言,李国威导演无疑说出了他们的心声。而如今我们的小剧场里充斥着泡沫与浮躁,那些真正爱戏剧的人们,又去哪里寻觅他们的真金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