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浙江:从经济大省迈向文化大省

2010-03-02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记者 叶辉 我有话说

本报杭州3月1日电今年春节,浙江城乡充满了浓浓的文化味:被称为“城市大客厅”的杭州图书馆,从正月初一到初六共接待了4.5万读者;在杭州大剧院,广大市民尽情欣赏着高雅的歌舞节目;台州市黄岩区的51个农民学习会馆成为全区农民学习、娱乐的乐园……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笼罩,这一年

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中发展最困难的年份。

然而对浙江的文化大省建设来说,2009年则是一个载入史册的年份。

浙江自然博物馆新馆、浙江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武林新馆等大型文化设施相继开放;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浙江省首创的“十五分钟文化圈”正在形成,图书服务“一证通”已在杭州、嘉兴等地城乡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走在全国前列;文化惠民工程惠及千万百姓;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发展神速……

改革开放30年,浙江经济实力从全国第14位跃升至第4位,创造了经济神话。

创造了经济神话的浙江,文化发展却一度滞后。

1978年,浙江全省共有乡镇文化站1049个、文化馆76个、公共图书馆63个、博物馆19家。到1987年,全省乡镇文化站发展到3526个、文化馆93个、公共图书馆80个、博物馆40家。纵向比,似乎进步不小。然而与本省高速发展的经济实力相比,这样的成绩令人汗颜。

浙江缺文化吗?非也。浙江人勤劳智慧,善进取、擅开拓、敢冒险,商业头脑发达,崇尚“通商惠工”“义利并存”的“事功”文化,有一分钱的利润便会去拼搏,“跌倒了也要抓把泥”。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人以“历经千辛万苦、说尽千言万语、走遍千山万水、想尽千方百计”的“四千精神”闯荡天下,仅温州人就有50余万人活跃在60多个国家创业,有150万人在全国各地闯荡市场。普通话讲不好,却能讲外语;火车没坐过,却经常乘飞机;中国地图看不懂,对世界地图却了然于胸;小学学历的老板,雇佣的却是硕士博士。

浙江省委书记赵洪祝说,浙江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文化的力量”,在于“文化软实力”。

不缺文化的浙江,为什么一度文化发展滞后?是浙江的决策者们不重视?早在上世纪80年代,时任省委书记王芳就曾大声疾呼:“宁可少建一个工厂,也要建文化设施!”

省委的号召为什么没能付诸行动?究其原因,受“崇商重利”传统观念的影响,对文化发展缺少自觉。

“俄罗斯人口袋有一个卢布,是买面包还是进剧院?他们会选择进剧院!而浙江人会吗?这就是文化差异。”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吴天行说。

这种差异有时很可怕。有专家发现,近一个世纪以来,“中国的哈佛”――北京大学图书馆藏书中有翻译的国外著作10万册,而“美国的北大”――哈佛大学图书馆有关中国的书籍不到1000册。

当我们在孜孜以求于外贸出口顺差时,可曾想到文化出口逆差竟如此严重?!

是文化成就了浙江今日的经济。那么,今日的经济又能为明日的文化提供怎样的回馈呢?需知,一代可造就富翁,三代才能熏陶出绅士――文化须隔代才能产生效应;经济腾飞一代人可以实现,文化积累需要三代人的努力!

思考是痛苦的。而痛苦却是临盆前的阵痛。痛苦的结果,浙江的各级领导开始思考:我们要发展适合自己适合明天的文化!

经济巨人,岂能甘做文化侏儒!

2000年,浙江申办第七届艺术节,文化部考察后感到浙江文化设施太少,唯一的一座大型剧院杭州剧院已成危房。浙江庄重承诺:一旦申办成功,马上投入大规模的建设!

“七艺节”如愿在浙江举行。

发展文化需要领导者的文化自觉。“浙江领导层真正的文化自觉是2000年前后开始的。”吴天行说。

1999年,时任省委书记张德江率先提出发展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习近平就任浙江省委书记后,大力推进浙江文化大省建设的步伐。他说:“今后一个时期浙江能否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继续走在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文化力量的深刻认识、对发展先进文化的高度自觉和对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的工作力度。因为,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助推器、政治文明的导航灯、社会和谐的黏合剂。”

“七艺节”申报成功后,浙江短短4年就拿出100多亿元,建成30多座大型剧院和一大批博物馆等现代化文化设施。

赵洪祝对文化大省建设非常重视,他说:“文化是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力量源泉。没有文化的经济是没有生命力的经济。”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浙江的文化大省建设扎实推进,呈现出良好局面。

“近几年是浙江历史上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最大、建成设施最多的时期。”吴天行说,“全省各地建成并投入使用了杭州大剧院、浙江文化大厦、杭州历史博物馆、浙江美术馆、宁波大剧院、温州大剧院、湖州图书馆、金华博物馆等一大批上规模、上档次的标志性文化设施。巨大的投入使文化设施迅速发展。全省博物馆总数将近200所,非国有博物馆和民间收藏的文物已达20余万件,民办博物馆在数量和运行模式上在全国领先。”

2004年至2006年,全省财政对文化的投入总额达44.54亿元,2007年更是达到23亿元,2008年63.76亿元,占财政支出比重3.06%。据统计,近年浙江财政对公共文化的投入已达213亿元,新建文化设施项目1100多个,文化事业费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8年居全国第一位。

在文化自觉上,杭州市堪称大手笔。

2001年起,杭州市分期实施西湖综合保护工程。政府投入50多亿元。西湖水面扩大到6.5平方公里,环湖道路延长至38公里,发掘出几十处新景观;先后改造、开放了西湖南线、杨公堤、新湖滨、梅家坞茶文化村和北山街,重现了“一湖映双塔”“湖中镶三岛”“三堤凌碧波”等历史景观,形成了“东热南旺西幽北雅中靓”的西湖新格局。经过整治,湖水的透明度有了明显改观。西湖再度焕发了青春。

政府如此大的投入,换回的竟是西湖景区大规模的免费开放。2002年10月西湖南线景区整合工程结束,南线的涌金公园、柳浪闻莺、学士公园、长桥公园四大公园以及中山公园免费开放;2003年10月,免费开放花港观鱼、曲院风荷、杭州花圃;2003年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西湖风景名胜区内六大博物馆、纪念馆也实行免费参观游览。西湖风景区76处公园、博物馆、纪念馆已有53处免费开放。

杭州市委副书记叶明说,“文化对老百姓已不是休闲点心,而是一日三餐。既然是一日三餐,文化就变成了党委政府下决心解决的民生问题。”

把文化当作民生问题,这正是一种难得的文化自觉。

用“跨越式”来形容浙江最近几年的文化发展状况,并不为过。

2007年,浙江省文化产业总产出2123.44亿元,实现增加值595.93亿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一片阴霾。浙江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义乌文化产品交易博览会实现经贸展览洽谈成交额18.6亿元;国产电视动画片产量为28部18411分钟,排名由全国第五升至第三;全省广播影视业经营收入97.44亿元,增幅10.76%。

2009年,浙江制定了《关于支持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企业发展的意见》,在财政、税收、投融资等方面出台新的扶持政策。浙江文化体制改革进入攻坚期,一批文化单位和企业通过改制、重组、合并,开始在文化市场上纵横驰骋,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总量的3.2%。

国有文化集团力量壮大。2009年6月,浙报集团参与投资的杭州阜博通影音传播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浙报传媒文化创意产业园;同年10月,“2009中国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举行,杭州正在成为全国文化创意产业中心;10月28日,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银行与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管委会在会上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就影视企业开展“版权抵押”进行探索。

在德国法兰克福书展上,浙江出版联合集团的《中国印刷史》《海报传奇》等浙版图书深受欢迎;集团下属的浙江少儿出版社在国内少儿图书市场连续7年实现占有率第一;浙江新华发行集团改制后对313家新华书店实行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结算,2009年销售码洋72.2亿元。

民营企业是浙江文化产业中的一支生力军。

《万家灯火》通明,《超强台风》呼啸,人们蓦然发现,沉寂的浙江影视业近年突然开始热闹;浙江民营影视企业华策影视《中国往事》获韩国首尔国际电视节最高奖“最高电视剧大奖”;浙江有500多家民营影视机构,有“东方好莱坞”之称的横店影视城已吸引全国305家影视机构落户,2009年接待中外剧组106个,吸引旅游人次674万,实现旅游收入35亿元;杭州宋城的《宋城千古情》累计演出1万场,接待观众2000余万人次,创收15亿元。

到2008年底,全省共有规模以上民营文化企业3.5万余家,投资总规模达到1300亿元以上,吸纳就业人员75万余人。

文化产业增加的不光是GDP,今日播下文化的种子,明日收获的是文明进步的果实。

当然,浙江的文化发展与兄弟省份乃至发达国家比,文化原创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还有较大差距,正如省委书记赵洪祝所说:“文化发展还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努力,以更高起点持续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着力打造浙江文化品牌、建设浙江文化地标、塑造浙江文化形象。”

随着浙江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文化自觉的增强和工作力度的加大,浙江在坚持文化惠民、着力文化创新、打造文化精品、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增强文化软实力、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等方面一定会不断取得新的进展,浙江从经济大省迈向文化大省一定会不断跃上新的台阶!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