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让因贫失学永远成为历史

2010-03-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靳晓燕采写 我有话说

“在2010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赵本山等表演的小品节目《捐款》再次把部分经济困难家庭的孩子上不起学的问题凸现在全球华人的视野中。‘考得上大学,却上不起大学’,成为一个折磨我们社会良知、拷问社会公正的严肃问题。”宁波大学教授范谊代表表达了他的忧虑。

长期的高校工作经历,使他对高校贫

困学生经济救助政策非常熟悉。他说,我国已经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高校贫困学生经济救助体系。他一口气历数了8种救助措施,诸如减免学费、发放助学金、发放奖学金、社会慈善救助、提供勤工俭学机会、提供家教岗位、银行助学贷款、国家帮助偿还助学贷款。“可以说,我们基本上能够做到应助尽助的全覆盖,但是为什么还是不断有‘上不起学’的故事和报道呢?除了极少数学校救助政策落实不到位以外,一个主要原因是信息不对称:真正需要经济救助的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不了解国家的有关政策和学校的救助措施。特别是那些生活在边远农村、被大学录取但还没有进入大学的新生更是不了解有关政策。”

他建议,国家制作统一的高校学生经济救助政策说明书,并承诺为每一位贫困学生设计具有可操作性的经济救助方案,不让任何学生因贫失学。说明书和每年的高考报名政策同时下发到各地高中,各地高中在指导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时,宣传和解释国家关于高校学生经济救助政策。各地高校根据国家对困难学生的经济救助政策和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本校的经济救助措施,随本校《录取通知书》寄发给应届考取本校的新生,使他们在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同时,全面了解国家和学校的经济救助政策。学校还要接受困难家庭的电话、信函咨询,帮助他们设计解决经费困难的操作方案,使他们安安心心地到学校报到学习,让因贫失学永远成为历史。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