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悼念纯真

2010-03-04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穆宏燕 我有话说

2008年5月21日,帕慕克在其访华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诺贝尔文学奖不是退休金,他出访之前刚刚完成了一部大约600页的长篇小说。现在,这部大作《纯真博物馆》的中译本终于面世了。

与帕慕克的其他政治意味浓厚的小说相比,这真的是一部很纯真、纯情、纯爱的小说。小说男主人公凯末尔在与受过“现代”教育的未

婚妻茜贝尔举办订婚典礼前,与另一位出身微寒的美丽姑娘芙颂不期而遇并与她引出一场生死之恋。凯末尔深陷其中,一生都无法解脱。他收集一切与芙颂有关的东西,并在生命的暮年建造起一座博物馆,将他一生的收集展示其中。

帕慕克犹如细密画大师一般,以一种臻于至境的笔力,将爱情的相思之苦和种种无奈在不动声色中描绘得细密而穿透人心。你若将这部小说当做琼瑶式爱情小说来读,也未尝不可。但是,帕慕克不是琼瑶。

当二十岁的帕慕克在伊斯坦布尔贝伊奥鲁街区的公寓楼里,扔掉画笔,宣布“我不想当画家,我想成为作家”之时,就开始了他的追寻与悼念之旅,追寻个人与国家民族的身份,悼念奥斯曼帝国逝去的荣光。作为土耳其中产阶级子弟,帕慕克在享受着土耳其现代化进程所带来的种种物质利益的同时,又不断地缅怀现代化进程中失去的传统中一些珍贵的东西。《纯真博物馆》固然展示了一个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但它的核心展品是爱情的纯真和对性的珍视――在现代化进程中随着性解放思潮而失去的最凝聚东方价值观的东西。

在东方国家的现代化浪潮中,婚前性爱成为“进步”和“现代”的标志,传统的贞操观被无情抛弃。当帕慕克悼念完细密画所代表的东方文化传统,以及伊斯坦布尔那些灰飞烟灭的奥斯曼帝国时期的木头建筑之后,又建造起一座“博物馆”,追悼性爱的纯真。

《纯真博物馆》处处展示着东方传统的贞操观。凯末尔在与芙颂产生感情纠葛之前,听说过有关芙颂的不少“绯闻”,但事实上芙颂一直是处女之身,直至遇到凯末尔。芙颂因凯末尔坚持与茜贝尔订婚而伤心绝望,嫁做他人妇。当她后来结束八年的婚姻生活,可以与凯末尔结合时,她告诉凯末尔她与丈夫从未有过夫妻之实,要求凯末尔将她视为处女来迎娶。即使是茜贝尔这位上流社会的“思想开放”的女性,在婚前性爱方面也依然只是和凯末尔“走到最后”。凯末尔则在两位与自己“走到最后”的女性之间痛苦挣扎。一句话,好女人需要为自己的贞操承担巨大的名誉责任,而男人的责任则是如何对与自己在性爱方面“走到最后”的好女人负责。

的确,很多东西在失去之后,才知道其珍贵与美好。然而,被大浪卷走的并非都是十足赤金。东方传统的贞操观对女性的压制与迫害,身处东方的现代女性都会比较清楚。因此,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如何取舍,这是东方国家、东方民族,乃至东方个人所面对的一个不能轻易化解的难题。

我不知道,在帕慕克的心中,对只单方面要求女性保守贞操的东方传统的贞操观,是否真的认为需要如此隆重的悼念。但我至少认为,帕慕克是极其聪明的,他总是能非常敏锐地捕捉到一些西方感兴趣的话题或题材。当前,西方社会在经过性解放的浪潮之后,逐渐陷入一种困境,面临性解放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因此,一股回归传统之风悄然刮起,开始倡导在婚前尽量保持童贞,对放纵的滥交说“不”。迎着这样的回归之风,帕慕克非常“适时”地推出了《纯真博物馆》,十分巧妙地掩饰住东方传统贞操观中的糟粕部分,把其中的“纯真”单擎出来,给予细密画一般浓墨重彩的悼念,让人唏嘘不已。

《纯真博物馆》[土耳其]奥尔罕・帕慕克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