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找准文化大发展的“抓手”

2010-03-07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张玉玲 我有话说

一部《丝路花雨》,被誉为华人的经典舞剧,成为中华民族舞剧的里程碑;一本《读者》被誉为“中国人的心灵读本”,发行量位居综合类期刊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作为一个欠发达省份,为什么甘肃省在文化发展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为此,记者采访了全国人大代表、中共甘肃省委书记陆浩。

“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

大发展大繁荣,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紧迫的课题。”陆浩开门见山地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

甘肃省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历史遗存、经典文化、民族民俗文化、旅游观光文化等资源丰富,是我国文化资源大省之一。

陆浩介绍说,作为华夏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中西文化交汇的要道和各民族交融的前沿地带,几千年来,众多的民族在甘肃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人文历史积淀深厚,多元文化特色鲜明,莫高窟印证着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形成了一道神秘而独特的西部文化风景长廊。

新石器时期的甘肃秦安大地湾遗址,距今已有8000年的历史,其后的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更是创造了彩陶文化的辉煌时代。闻名于世的丝绸之路,在甘肃东西绵延长达1600多公里,形成了包括以长城文化、石窟文化、汉简文化、青铜文化和边塞军旅文化为主要内容的丝绸之路文化。甘肃红色文化星罗棋布,目前被列为保护的革命文物300多处,是国家12个重点红色旅游省区之一……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发展文化事业

“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是甘肃文化事业繁荣发展的基础。”陆浩说,

改革开放以来,甘肃省在着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进一步加快了文化事业的发展,立足省情实际,提出了新的奋斗目标。把“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为抓手,各级财政大幅度增加了投入力度,下功夫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2005年,由甘肃省率先试点的“农家书屋工程”在全国迅速推广,被列为国家五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之一,成为当前我国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甘肃省农家书屋总量已超过10000个,基本覆盖全省行政村,使农民群众广泛受益,一批村村通广播电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成,“千台大戏送农村”活动广泛开展,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满足了群众文化需求。

创新体制机制,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发展文化产业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陆浩说,近年来,甘肃省坚持以“创新体制机制”为抓手,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围绕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转变政府职能、组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建立新型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等重点任务,培育市场主体,不断拓展融资渠道,加强文化产品的推介交易,积极稳妥地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不懈地发展壮大文化产业。

――在股份制改造、集团化运作、宣传与经营“两分开”、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等方面的改革取得了新的进展。读者集团完成了股份改造、省新华书店集团公司完成组建,农村电影放映体制改革继续深化,甘肃文化出版社成功转企。

――改革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催生了一批文艺精品,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京剧《丝路花雨》、秦剧《百合花开》、电视连续剧《老柿子树》荣获中宣部第十一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入选文化部首届“全国优秀保留剧目大奖”,陇剧《官鹅情歌》入选二期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重点资助剧目,《大梦敦煌》成为全国经济效益最好的剧目……

陆浩坚定地说,改革带来活力,活力孕育发展。只要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持之以恒地抓改革创新,更加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就一定能够形成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相互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的良好局面。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