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一本国家大账 一腔民生情怀

2010-03-0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杨亮 我有话说

“一份‘亮点’频出的报告!”第一时间看完手中的预算报告,湖北省财政厅厅长王文童代表难掩心中激动:“今年预算报告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全面、准确、扎实地体现了积极的财政政策。透过报告可看到积极的财政政策在应对危机中的突出效果。”

“各级财政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我们办教育的人感到越来越有信心了

。”与厅长的“宏观”角度不同,身为贵州大学附属中学校长的郭子仪代表则在预算报告中读到了对教育等民生事业的关切。

今年预算报告已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在这本国家“大账”中,中央财政与人民生活直接相关的民生项目支出受到广泛关注。从教育、医疗卫生的改善到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从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完善到让百姓“住有所居”的保障性住房建设,今年总额高达8077.82亿元的中央财政民生“账单”背后,显示出的是政府对百姓民生的责任承担。

公共投资:调结构惠民生

今年预算报告显示,2010年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安排9927亿元,比2008年预算增加5722亿元。“我们必须保持一定的投资力度,这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需要。”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鲁修禄代表说。

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指出,2010年拟安排的新增5722亿元中央政府公共投资,加上2008年第四季度新增的1040亿元和2009年新增的5038亿元,意味着两年新增1.18万亿元中央政府公共投资计划目标将在今年如期完成。

辽宁省财政厅厅长邴志刚代表说:“今年预算报告与往年相比,有一个不同,即政府公共投资更加注重结构调整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公共投资上,保持了一定的力度,这也是扩大内需必需的。但在投资取向上,更注重结构调整。”

“这些重点投资领域本身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凸显国家调结构的意图。”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贾康委员强调。

“从公共财政预算的支出结构的调整上看,今年预算更加注重民生,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保障性住房等方面支出增幅都高于中央财政支出平均增幅水平;更加注重拉动居民消费,比如,对居民消费进行大额补贴,可以促进消费、拉动内需。这充分说明,公共财政是民生财政。”邴志刚代表说。

支出安排:把钱花在刀刃上

2010年是继续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财政支出要“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

东北财经大学校长艾洪德代表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然要求财政支出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大框架下,使用好有限的财政资金,确保我们的发展更加集约、更加协调、更加可持续、更加能够惠及所有国民。”

为此,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在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基础上,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保有压,把钱花在刀刃上。今年,中央财政继续向“三农”、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社会事业领域倾斜:用于“三农”支出8183.4亿元,增长12.8%,教育支出2159.9亿元,增长9%;医疗卫生支出1389.18亿元,增长8.8%;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582.25亿元,增长8.7%;保障性住房支出632亿元,增长14.8%……都高于中央财政支出6.3%的平均增幅。

王文童代表说:“这些财政投入,效率高,速度快,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这些措施将为促转变、调结构、扩内需、惠民生提供强有力的支撑。这些措施,成功地配合运用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场‘无形之手’,走出了一条新的理财思路。这是可圈可点的!”

为国理财:科学精细管理

今年,预算报告中体现的科学化、精细化的特点,成为代表委员们赞誉的亮点之一。

王文童代表说:“从预算报告本身看,支出、收入的来源和去向,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关系,都表述得清晰明白,准确完整地反映了全国财政运行的实际情况,体现了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理念。报告的文风,朴实、简洁。在有限的篇幅里,国家几万亿的大账,简洁、明快、清晰、完整地表述出来了。”

代表们认为,报告后面的名词解释,通俗易懂。此外,报告中还穿插了很多图表,如支出结构图表,收入结构图表,中央和地方支出图表,都非常有利于代表们审议预算报告,使代表更加贴近角色,真正走进报告。

代表们指出,今年的预算报告体现了公开、透明的原则。“每个中央投资项目可行性做得好不好,资金管理是否严格,施工质量能否保证,都关系到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是否能得到有效落实。”贾康委员说,报告内容从财政收支管理上对法治化、科学化的强调,到深化财税制度改革着力点的具体安排,以及对财政监督与风险防范的强化,都可圈可点。

对此,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财政部部长助理胡静林说,今年财政部门将继续深化预算管理改革,切实加强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不断提高财政管理绩效,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