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做好社会管理创新这篇大文章

2010-03-0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袁祥 我有话说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更加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祥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社会管理虽然是一个‘老课题’,但却是我们必须面对

的一张‘新试卷’。我们一定要按报告要求做好社会管理创新这篇大文章。”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望,与经济高速发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相伴,中国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人员流动性增强,个人与社会组织的依存关系大大减弱,社会事业建设与经济发展存在着明显的不协调,社会建设滞后于经济建设,社会管理又滞后于社会建设,由此带来了很多社会矛盾和问题。

林祥国分析指出,“从江苏的情况看,目前社会管理和社会公共安全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为‘社会人’、特殊人群、社会组织、互联网虚拟社会、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六个方面管理压力加大的问题。”据介绍,2009年江苏流动人口高达1800万人。可以预见,随着江苏经济形势率先好转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今后一个时期,江苏人口总体将处于大规模、大范围流动态势,给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和社会治安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截至2009年底,江苏备案网站31万个,网页11.2亿个。互联网在深刻改变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其“双刃剑”的特征也日趋凸显。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是党的十七大确定的重大任务,是政法机关的基本职能和全国政法工作会议确定的三项重点工作之一,也是江苏科学发展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障。”林祥国认为,社会管理创新首先要更新社会管理理念,用开放的思维管理开放背景下的社会事务,用市场的手段处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问题,既充分发挥党政组织和政法机关的职能作用,更善于运用社会资源,发展社会组织,建立服务社会、反映诉求、科学管治的新渠道,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的合力。

林祥国表示,作为政法机关,要强化“人本型”管理理念,更加自觉地关注民生、惠及民利、维护民权、保障民安,以“感情上亲民、职能上护民、管理上惠民”的实际行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社会安定、公平正义的新期待;要强化“服务型”管理理念,时刻把为人民群众服务、为市场经济主体服务、为改革发展服务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实现由防范型管理向平等型、服务型、无偿型管理的转变;要强化“参与型”管理理念,充分认识到管理者与管理对象不是对立、排斥关系,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统一体,实行过程开放、手段多样、与民合作、使民参与,增强社会管理的亲和力,从单一的行政型向综合参与型转变;要强化“和谐型”管理理念,深谙和谐之理,善做和谐之事,从促进和谐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问题,最大限度理顺社会不满情绪,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行为,让群众在社会管理创新中感到更快捷、更便利、更文明、更和谐。

江苏省如何做好社会管理创新这篇大文章?林祥国娓娓道来,了然于胸。他说:“要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为目标,以完善社会管理体系为重点,加快构建社会管理新格局,真正把各类‘社会人’、社会组织纳入有序管理之中,做到‘管得到’、‘管得住’、‘管得好’。”他表示相信,“只要我们循序渐进,奋发进取,就一定能实现治安混乱地区得到全面治理好转,特殊人群帮教管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违法犯罪率处于全国最低水平,各类社会组织全部纳入有序管理,网络虚拟社会管理机制基本健全、管控措施得到全面落实的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