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创新不是神秘的事情

2010-03-13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王斯敏 我有话说

今年4月24日,是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发射40年的日子,这让曾经参与主持“东方红1号”设计工作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载人飞船系统总设计师戚发轫委员备感振奋,也让他对今年两会“科技创新”的热点话题十分关注。在全国政协科技界小组会场外,他向记者介绍了中国航天40年来的跨越式发展

和最新动态。

“40年来,我们在卫星应用、载人航天、深空探测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就。先说卫星,现在已发射100多颗,北斗导航卫星将逐步由区域性变为全球性,2020年,将形成一个三十多颗卫星组成的全球导航系统;再说飞船,从‘神五’到‘神七’,我们已经成功地把人送上太空、出舱活动,下一步,将在2011年发射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两年内逐步实现与‘神八’、‘神九’、‘神十’的交会对接试验,为建立长期驻守的空间站作准备。深空探测方面,‘嫦娥一号’已经完成了目标第一步――‘让科学家的眼睛在太空看月球’,而今后的月球车着陆,会‘让科学家的眼睛在月球上看月球’,最后,我们还要从月球上把样本取回来……”

发轫,开端。或许正是他这个名字的寓意使然,五十多年的航天岁月中,戚发轫委员亲历并创造了太多的第一: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一发导弹、第一枚运载火箭、第一颗卫星、第一艘飞船……作为这许多重大项目的参与者,他对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有着深刻体认;作为连续几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创新与人才同样是他持续关注的领域。他几乎在每年的提案中都要为此发出呼吁。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科技创新十分强调。其实,创新不是什么神秘的事情,更非遥不可及。什么是创新?根据中国的需要,运用中国的办法解决中国的问题,这就是创新。”戚发轫举例说明:“比如飞船,分为生活舱和返回舱。前苏联的生活舱都是一次性的,可我们觉得太浪费了,就研制了留轨舱,让它在太空多工作半年。这不就是创新吗?”

创新离不开人才,戚发轫委员把人才队伍称为“中国航天的骄傲”。“美国阿波罗登月时,科研人员平均年龄是28岁,现在上升到42岁,俄罗斯的平均年龄更大。我们呢?35岁。一个年轻有活力、能拼有创意的科研队伍,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保障。”

有感于这些“航天精兵”在今天社会中面临的各种压力,戚发轫委员专门写了一份提案,呼吁国家关怀、支持这些一线科研人员,给他们一个宽松而富于激励作用的工作环境。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