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自主创新:铸就世界河口工程典范

2010-03-18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本报记者 冯蕾 通讯员 赵虎 我有话说

可敬的长江口精神

焦宣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我国投资最多、工程量最大、工程最复杂、持续时间最长的水运工程。这项凝结了万余名建设者的智慧与心血的工程曾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成为世界最大

河口整治工程的典范。

一项伟大的工程,必然煅造出一种伟大的精神。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先后克服了一期工程航道骤淤、二期工程地基土软化、三期工程航道增深困难等重大技术难题,广大工程建设者奋力拼搏,虽屡战屡挫,却屡挫屡战,不气馁、不退缩、不言败。

面对一项项世界级难题,科研精英们齐心协力,以超凡胆识拉开了千年伟业的壮美蓝图,用集体智慧打通了黄金水道的“咽喉梗阻”,用日夜坚守打开了长江流域开放开发的阀门。在堤坝新型结构大圆筒试验阶段,年过古稀的老院士连续昼夜在颠簸的施工船上不思离去;面对上千吨重的巨型钢筋混凝土构件被寒潮大风卷走,施工船上旌旗猎猎不倒;面对巨大的回淤量,科研工作都和设计者们攻坚克难,从成百上千种方案中比选出最好的减淤方案……

面对一项项世界级难题,科研工作者一步一个脚印。他们发明了土工布袋装沙技术,摒弃了中国古老的材排护底方式;他们解决了软地基上建重物的水下施工难题,通过对“豆腐脑”般的地基打入塑料排水板让其重构“老豆腐”般的承载力;他们战胜了复杂河势下增深瓶颈,让长江口19条长长的丁坝如巨琴般弹奏起冲水疏沙的和美乐曲。坚持科学、勇于创新、坚韧不拔、敢于胜利――这,便是长江口精神。

这是一项世界罕见的水运工程。

“1998年,工程设计之初,中国科技人员曾邀请日本专家一同参与。一位日本友人看过长江口一期工程方案之后说:‘不得了,不得了,你们建的堤比我们日本的河都长,做不了,你们中国人自己考虑。’”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总工程师范期锦说。

拿全世界最有名的美国密西西比河口来说,它的导堤才十几公里,长江口一期工程建成后导堤就有50公里,前者丁坝间距才100米,长江口丁坝间距长达5公里。前者论米,后者论公里,长江口工程难度不言而喻。

时光流转12 年,2010 年3 月14日,当交通运输部宣布长江口深水航道12.5米水深全线贯通的时刻,当世界航道人再次把目光聚焦到古老的东方大国的时刻,中国航道人无不为之激动、为之自豪。

基建疏浚土量可以绕地球约8圈

长江口构型独特。平面上呈喇叭形,窄口端江面宽度5.8公里,宽口江面宽度90公里。有人说,这哪里是什么江口,简直是“海口”!

在90公里宽的长江入海口,海天茫茫,一望无际。由于咸、淡水的交融,形成了河口环流系统,造成细颗粒泥沙蓄积,于是,河口区段出现了巨大的混浊带和浅水区,专家称之为“拦门沙”。浩浩荡荡的水面之下,一道“拦门沙”如骨鲠在喉,锁住了长江通向大海的顺畅航道。有的浅滩水深仅有6米,大型船舶无法进出。不言而喻,被这道“拦门沙”锁住的,是上海腾飞的翅膀和长江三角洲跨越式发展的脚步。

1998年1月,我国历史上最为宏伟的水运工程――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正式拉开建设的帷幕。

冯俊说,工程分三期实施,分阶段可使航道水深约8.5米、10米和12.5米。

一寸航道一寸金。人们常这样形容航道的效益。

然而,对于长江口这个特殊地点来说,航道要从6米拓深到12米,谈何容易?淤泥刚挖出,新的泥沙马上随江水涌进,周而复始,没有穷尽。如同希腊神话中希绪弗斯推巨石上山一样,巨石快到山顶,却滚落山底,再推再滚,希绪弗斯推石不止。

在12年内,将航道向下挖深5.5米是极其不易的。有人统计过,从河口挖出的3.2亿立方疏浚土如果按照1立方米的土堆依次排列,可整整绕地球8圈。

而据了解,美国密西西比河口整治,由2.7米水深整治到13.6米,花了100多年,而世界上最大、最复杂的河口整治工程,我们中国人用了仅12年。

虽然面对长江口深水航道一期建设中的骤淤、二期工程地基软化、三期工程航道增深困难等重大工程技术难题,长江口航道人以“不气馁、不退缩、不言败”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70余项创新成果攻克世界难题

在长江口,除了天上不来沙,四面八方都来沙。长江奔腾几千公里而至,这里已成黑土细沙。只要稍有风浪水流,这里的沙就像玉米面糊一样浮动起来。面对如此大的一个河口,要把航道水深挖深到12.5米,开拓出一条能行万吨巨轮的航道,谈何容易?

三期工程2006年9月开工建设,原计划工期三年,工程却遇“拦路虎”:工程实施过程中遇到了回淤量超过预期、回淤分布集中在中下游15公里航段,截至2008年11月,依然未能实现航道增深。对于航道而言,民间的说法是:“一丈不通,万丈无用。”

此时,行业里开始风传:长江口挖不下去了!怎么办?

对于刚刚接手这个摊子的长江口航道局局长冯俊来说,这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那段时间里,冯俊常常眉头紧锁,因为他清楚,如果长江口“龙头”作用无法发挥的话,长江黄金水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在他的手中停滞不前。

问题究竟出在哪?泥沙从何而来?

科研部门在做了大量的数模与物模试验后,终于发现导致沙淤积的罪魁祸首――流场变化。由此,科研人员展开了夜以继日的攻关,形成了成百上千个方案,后来选中了其中最优的YH1001方案。方案一经实施,立马改善了流场,控制并提高了积淤段水流速度和输沙能力,驱散淤积泥沙流向大海。

如何让水深快速下降?冯俊亲自带领相关部门人员跑天津、下广州、到武汉,前前后后跑了七、八次,引进了总舱容量5万方疏浚船6艘,增加了1/4的疏浚力量。此外,在回淤最为严重的关键时刻,建造了长江口航道局首艘2000万方绞吸式挖泥船。由此,长江口24艘疏浚船在江面上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清淤大会战。

2009年,三期工程的决战年。冯俊带领他的团队漂亮地完成了三个战役:1-4月,减淤工程YH101方案全面实施;2009年4月-10月,使航道水深逐步增深,并经受住了洪水和台风季节的考验,在10月底实现11.3米水深目标;三期目标冲剌阶段,2009年月10至2010年3月,12.5米水深水航道全槽贯通。

据了解,长江口深水航道的科技人员先后攻克了一期工程航道骤淤、二期工程地基土软化、三期工程航道回淤严重、增深困难等重大工程技术难题,曾获得了“200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成套技术的创新成果多达74项,其中较重大创新有39项。

目前,长江口航道工程大量科技成果已迅速在洋山深水港、黄骅港外航道等一大批重大工程中推广应用。来自日本、荷兰、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国际同行及国内水利、土木等相关行业专家看后无不感叹中国河口工程的伟大。

一项没有负面效应的伟大工程

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被长江口成套技术成果鉴定会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潘家铮誉为“一项没有负面效应的伟大工程”。

原因在于,工程一直追求的是绿色环保理念。

由于长江口是一个对生态十分敏感的水域,有着独特的生态系统,一旦造成严重破坏,其生态环境的恢复必将是艰难而漫长的。长江口航道管理局在组织工程建设中,始终贯彻“保护生态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这一理念。

长江口工程地处九段沙湿地自然保护区,为了保护好这块上海市规模最大、发育最好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施工期间,长江口工程严禁施工人员在九段沙挖沙、狩猎和捕渔,严禁上滩涂砍伐植被、采集底栖生物。

此外,为了弥补长江口工程可能给生态带来的不利影响,长江口航道管理局承担并资助了水生生态系统修复工程。2001年起在长江口进行了5次放流。尤其是通过底栖生物群落整体移植工程构建了我国第一个人工牡蛎礁,不仅大大丰富了长江口水底栖生物的生物量,还扮演了“生物过滤器”功能,相当于一个日处理能力约为2万吨的大型城市污水处理厂能力。

此外,三期工程还将疏浚的泥土作为一种滩涂造陆的资源加以合理利用,既减少了2亿多方疏浚弃土对环境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变废为宝,增加了上海的土地面积。三期工程以来,累计吹送疏浚土已超过1.12亿方。这些泥土,如果用常用的70吨货运火车皮装载的话,其长度可以从北京至上海往返20多个来回!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翁孟勇感慨地说:“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工程是多学科技术成果的综合体现,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工程建设者集体智慧和心血的结晶。”

“长江口航道工程,从它的难度,从它要求的建设速度,从技术复杂程度,几个方面比较,都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范期锦自豪地说。

 长江口深水航道工程施工现场施继建摄

长江口地势图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