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现代化:纵横交错的世界图景

2010-03-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刘金源 我有话说

在世界现代化浪潮中,中国属于“后来者”,迫切需要了解“先行者”及“同行者”是如何推进现代化的,以便为自身的现代化建设提供观照和借鉴。这样一来,研究世界其他地区或国家的现代化历程,总结其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就成为学术界面临的重要任务。令人欣喜的是,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刚刚到来之际,由北京大学钱乘

旦教授主编的多卷本《世界现代化历程》丛书(江苏人民出版社)终于出版了。这套丛书的出版,不仅为中国的现代化事业提供了非常现实的参考和借鉴,而且也成为二十多年来国内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阶段性总结。

现代化是人类历史发展必经的一个阶段,也是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可以这样认为,近代以来的世界史,并非世界各国各自发展的历史,而是以工业化、全球市场为支柱的现代化运动在全球扩展的历史。美国学者亨廷顿指出,现代化是一个全球性的过程,它从欧美发端以后,迅速向全球扩散,并最终席卷全球每一个民族国家。现代化在兴起及扩散过程中,表现出两种属性,即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表现在,现代性的基本特征以及现代化的演进方向是基本一致的,这使得“世界现代化”这一前提得以成立,也使得“后来者”借鉴“先行者”及“同行者”的经验教训成为可能。特殊性表现在,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历史传统不同,文化背景不同,现实国情不同,造成现代化道路的多样性,这就是人们所称的“现代化模式”。正是有了“模式”的划分,世界现代化研究才有了主线。否则,全球有一两百个民族国家,一个个地按照简单的累加法去研究是不现实的。有了基本的“模式”划分之后,读者便能从若干种代表性现代化模式中,大致把握世界整体的现代化历程。而《世界现代化历程》就是这样一套按照模式划分的多卷本丛书,钱乘旦主编的“总论卷”提供了讨论框架,回顾现代化的理论、进程以及探讨一些共同性问题;其他各卷基本按照地域分工,分别讨论一个地区的现代化“模式”问题,包括董正华主编的东亚卷、李剑鸣策划的“北美卷”、韩琦主编的“拉美卷”、王铁铮主编的“中东卷”、陈晓律主编的“西欧卷”。从结构安排来看,作者基本按照地域特色,考察了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几种现代化模式,每一模式之下又分为若干个子模式,每一子模式对应一个或几个最具代表性的民族国家。由此,读者可以通过以点带面、以面带片的方式,较为清晰地把握世界现代化的整体历程。

现代化起源及其全球扩散,是现代化纵向演进的过程。但从横向上看,则是另一幅图景,即不同地区或国家现代化模式的差异。从根本上说,现代化模式可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早发内生型”模式,其特点是现代化启动较早,现代性因素产生于内部,而不需要借助外来力量来启动现代化,英国、法国、美国等属于这种类型。第二类是“后发外生型”模式,其特点是现代化起步较迟,自身社会内部难以产生现代性因素,需要借助外部力量来启动现代化,除英美法等国以外,其他所有国家几乎都属于这一类型。

现代化的模式有多种,虽然存在着成功模式与失败模式之别,但不存在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通用模式。被西方标榜为样板的“欧美”模式,不仅自身就存在一些弊端,而且不经改造就移植到其他地区或国家后,也往往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由此,对于后发展国家来说,充分了解他国的现代化模式,借鉴其成功经验,避免其失败教训,这是非常必要的。历史经验表明,现代化推行较为成功的国家,都有这样几个共同点:第一,善于借鉴他国的制度、经验和教训,并按照自己的国情进行改造和创新,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历史传统和现实国情的独特的发展模式。第二,较为妥当地处理好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在现代化潮流面前,正视并改造自身的传统,去其糟粕、留其精华,尤其是挖掘传统中现代性因素来推动现代化,是“成功者”的必然选择。第三,大力推进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经济发展,提升综合国力,以此作为政治与社会转型的基础。第四,正视现代化进程中的各种矛盾与冲突,并尽可能通过协商的方式在内部实现矛盾与冲突的化解。第四,抓住一切有利的国际机遇,利用自身优势在一个特定领域内脱颖而出,如“亚洲四小龙”的崛起,很大程度上就跟它们抓住了西方国家产业结构更新换代的时机而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关。

在当前经济全球化时代,中国在全力推进现代化建设之时,必须具备全球眼光,善于吸取他国现代化模式的长处和优点,发扬传统文化中的进取实干精神,勇于开拓,不断创新,以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