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日落尼罗河

2010-03-20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祝寿臣 我有话说

2月的埃及,依然炎热。夕阳西下,尼罗河显得越发婀娜妩媚,河岸的绿树枝条似美发飘飘,河水闪烁着碎银般的光芒,尼罗河这位慈祥仁厚的“生命之母”在用自己甘甜的乳汁无私地哺育着这里的生灵。

尼罗河发源

于赤道以南,非洲东部的高原之上,弯弯曲曲,浩浩荡荡,由南向北奔腾而去。尼罗河贯穿非洲东北部,流经坦桑尼亚、卢旺达、布隆迪、乌干达、埃塞俄比亚、苏丹和埃及等国,最后流入地中海。全长6700多公里,是非洲第一大河,世界第一长河,流域面积为280万平方公里,相当于非洲大陆面积的十分之一。

“尼罗河”一词最早出现于2000多年前。关于它的来历有两种说法:一说来源于拉丁语“尼罗”,意思是“不可能”。因为尼罗河中下游地区很早以前就有人居住,但是由于瀑布的阻隔,使得中下游地区的人们认为要了解河源是不可能的,故名尼罗河。另说认为“尼罗河”一词是由古埃及法老尼罗斯的名字演化而来的。

尼罗河是埃及的母亲河。早在6000多年以前,埃及人的祖先就在尼罗河两岸繁衍生息。至今,埃及90%以上的人口仍分布在尼罗河沿岸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千百年来,尼罗河本色不改,每年6-10月定期泛滥,淹没了河岸两旁的大片田野,同时带来了尼罗河肥沃的土壤,为农民栽培棉花、小麦、水稻和椰枣等农作物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干旱的沙漠地区形成了一条“绿色走廊”。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曾经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赠礼”。

关于尼罗河泛滥,埃及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女神伊兹斯与丈夫相亲相爱。一日,丈夫遇难身亡,伊兹斯悲痛欲绝,泪如泉涌,泪水落入尼罗河水中,致使河水猛涨,造成泛滥。直到现在,每年6月中旬的一天,埃及人都要举行盛大的“落泪夜”欢庆活动,感谢尼罗河为埃及带来甘霖和沃土。从这个神话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埃及人对尼罗河深深的感情。

埃及于1970年建成了举世闻名的阿斯旺大坝。此举给埃及带来了巨大利益:既控制了尼罗河水的泛滥,保护了居民和农作物,又增加了三十多万公顷的灌溉面积;既改善了上下游的通航能力,又提供了大量的电力。

然而,世间事有得必有失。大坝建成后,肥沃的淤泥留在了水库中,尼罗河两岸农田肥泥则逐渐降低造成农作物减产。现在埃及每年使用数以百万吨化肥,仍不足以代替原先每年由河水带来的4000万吨河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是埃及人面临的新挑战。

尼罗河不仅是埃及人民的生命源泉,而且是伟大的古埃及文明的缔造者。

尼罗河沿岸耸立的大大小小的70多座金字塔,代表着古埃及建筑艺术的精华,凝结着古埃及人民的卓越智慧和创造才能,蕴藏着人类文明的奥秘。尼罗河盛产的纸草被加工成莎草纸,成为古代最先进的书写载体,比我国蔡伦的纸还早一千多年。这种纸草文书有少数流传至今,成为后世学者研究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文献。埃及出土的一艘约公元前4700年的古船,船长近50米,设备完好,可见当时古埃及的航海技术水平。

把声音变成字母这一巨大的进步,是古埃及人完成的。这些字母由埃及人传给地中海东岸(今叙利亚境内)的腓尼基人。作为亚洲文化和欧洲文化中介的腓尼基人,把这些字母演变成真正的音标文字,传到古希腊。这一字母系统,后经希腊人增补元音字母而进一步完备,形成希腊字母。希腊字母又经过一些改进后传遍世界。字母是古埃及人留给西方文明乃至世界文明的重大文化遗产。

古埃及对天文学和数学所作出的贡献,足以和两河文明相媲美。6000年前的古埃及人,依据尼罗河的涨落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太阳历”,把一年确定为365天。现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其渊源就来自于此。古埃及人很早就采用了十进制记数法。在几何学方面,埃及人尽管没有圆周率的概念,但已知道圆面积的计算方法。他们还能计算矩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以及立方体、箱体和柱体的体积。

伟大的古埃及文明曾像一轮灿烂的朝阳照耀大地,为人类带来温暖,带来进步,带来福祉。

滔滔的尼罗河润泽着这片古老的土地,给广袤的沙漠地区带来绿意,带来生机,带来希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